粟裕麾下三员虎将都是谁个个都是大英雄,战

公益中科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30/6032484.html

01、华东三虎将

在解放战争中,华东野战军(即第三野战军)歼敌数量最多,达到惊人的万人。

陈毅、粟裕大军为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立下汗马功劳。

粟裕和陈毅

陈毅因此成为开国元帅,位居十大元帅第六位;粟裕更是成为开国大将之首,坐实了一代战神的旷世威名。

在陈毅、粟裕麾下,有三名虎将,叶飞、王必成、陶勇,三人并称叶王陶。

从新四军时期开始,战报电文中,通常会省略三人部队番号,统称“叶王陶”。

因此,有很多不明所以的人,还会误以为叶王陶是一个人,而非一个组合。

年,粟裕(左二)与叶飞(右二)、王必成(左一)、陶勇(右一)合影

叶王陶组合,首次成型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

年7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挺进苏北,组建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

苏北指挥部由陈毅任总指挥,粟裕任副总指挥,下辖三个纵队。

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叶飞;

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王必成;

第3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陶勇。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叶王陶成为陈毅、粟裕麾下最著名的组合。

解放战争时期,三人威震华东,被誉为华东三虎将。

02、叶飞成名之战

叶飞,祖籍福建南安,年5月7日,出生于菲律宾奎松省一个华侨商人家庭。

叶飞的父亲叶荪卫是著名侨商,他的母亲是菲律宾人,因此,叶飞具有菲律宾国籍。

年,父亲将叶飞送回中国,在老家南安学习。

年5月,叶飞加入共青团;年,叶飞光荣入党。

年,叶飞奉命建立了闽东革命根据地,年2月,红军闽东独立师成立,由叶飞任政委,冯品泰任师长。

年10月5日,叶飞率领的闽东独立师与粟裕、刘英率领的挺进师在寿宁县郑家坑成功会师。

会师后,两军成立了闽浙边临时省委和闽浙边临时省军区。

临时省委由刘英任书记,粟裕任组织部长,叶飞任宣传部长兼少共临时省委书记。

这是叶飞和粟裕首次合作,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叶飞和粟裕还闹出不小的冲突。

不过,他们都一心为公,没有掺杂任何私人恩怨。

开国上将叶飞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南方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

粟裕曾担任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张鼎丞长期养病,实际指挥部队的是粟裕)。

而闽东独立师整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叶飞担任团长。

叶飞成名之战是年5月的挺进东路作战。

当时叶飞率领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即著名的老6团)从茅山出发,挺进苏南地区。

6团离开茅山的时候只有2个营,不足人。

叶飞指挥部队,一天一小仗,三天一大仗,歼敌无数,俘获物资无数,部队越打越强,短短4个月时间内,老6团发展至人,而且装备精良,枪支弹药多得可以源源不断的支援新四军军部。

叶飞由此一战成名。

苏北指挥部成立后,叶飞随即担任第1纵队司令员,开始成为粟裕麾下第一名将。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组,改编为七个主力师和一个独立旅。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则改为了第1师,第1、第2、第3纵队改编为第1、第2、第3旅。

由粟裕任师长,刘炎任政委,钟期光任政治部主任(后来叶飞任副师长)。

叶飞任第1旅旅长兼政委;王必成任第2旅旅长(政委刘培善);陶勇任第3旅旅长(政委刘先胜)。

抗战时期叶飞参加了粟裕指挥的黄桥战斗、车桥战斗、高邮战斗等战斗。

华东野战军主要领导合影,左一叶飞,右三粟裕

解放战争时期,叶飞曾担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司令员等职,参加了粟裕指挥的七战七捷、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要战役战斗、战役,功勋赫赫,战功累累。

叶飞指挥的第1纵队,是华东野战军第一王牌军,“跑得、饿得、打得”著称,打了很多硬仗、恶仗。

年,叶飞被授予上将军衔。

03、王必成的成名之战

王必成,年2月29日,出生于湖北麻城。

年,王必成参加大革命;

年,王必成参加农民义勇队,两年后正式参加红军。

年,王必成光荣入党。

此后,王必成历任红4方面军第10师3团3营副连长、连长、连指导员、营长,红30军第89师团副团长,红89师团团长、政委等职。

年,王必成任红89师副师长,这是红军时期王必成担任的最高职务。

开国中将王必成

抗战时期,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参谋长(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善,政治部主任肖国生)。

年10月,王必成接任第2团团长。

王必成的成名之战是贺甲村战斗。

王必成接任第2团团长后,日军一个中队扫荡延陵,返回途中,被新四军伏击,仓惶逃至贺甲村,与第2团狭路相逢。

王必成指挥部队,发起猛攻,歼灭名和俘虏3名日寇,击毙日军武村大队长。

新四军在苏南战场首次在一次战斗歼敌名日军精锐。

先后,第2团被称为老虎团,王必成有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外号——王老虎。

此后王必成历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2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1师第2旅旅长,第6师16旅旅长,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第6师副师长(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24军军长,第7兵团副司令员等职。

与叶飞一样,王必成参加了很多粟裕指挥的战斗、战役。

王必成指挥的第6纵队同样是华东野战军王牌部队。

粟裕与王必成合影

04、陶勇的成名之战

陶勇,年1月21日,出生在安徽六安。

年,陶勇参加革命;

年,陶勇光荣入党。

此后,陶勇历任红11军32师班长、排长、连长,红4军第12师35团副连长、连长、副营长,红10师28团2营营长,红9军教导师师长等职。

抗战爆发后,陶勇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参谋长(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

年,陶勇调任第2支队第4团团长,第2支队副司令员正是粟裕。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粟裕和陶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陶勇成为粟裕最熟悉、最信任的麾下悍将之一。

开国中将陶勇

陶勇成名之战是郭村战斗。

年11月,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命13个团围攻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员管文蔚、政委兼副司令员叶飞、参谋长张震东、政治部主任郭猛,这就是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前身)。

挺进纵队被敌人团团围困在郭村。

敌人来势汹汹,当时挺进纵队在郭村只有一个团,根本无法抵抗敌人13个团的猛攻。

指挥作战的叶飞赶紧求援。

关键时刻,陶勇率部穿越日军、伪军封锁防区,一路急行军,紧急救援郭村。

陶勇抵达郭村后,立即布防,与韩德勤保3旅展开激战。

这场战斗打得十分激烈。

敌人仗着兵力优势和重火力武器,疯狂向陶勇的阵地发动潮水般的进攻。

短短3天之内,陶勇就打退敌人7次冲锋。

陶勇誓死不退,组织敢死队,发起反击,最终全歼保3旅。

而后,陶勇马不停蹄,与挺进纵队前后夹击,歼灭敌人3个支队,一路反击至泰州,成功帮助挺进纵队脱险。

陶勇由此一战成名,拼命三郎的称号,不胫而走。

陈毅、粟裕等人对这个拼命三郎,赞不绝口,事后,叶飞更是对陶勇感激涕零。

陶勇一举成为新四军的著名猛将。

此后,陶勇历任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司令员、第1师3旅旅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陶勇历任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第1师副师长,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23军军长等职。

陶勇率领的第4纵队是华东野战军四大主力纵队之一,与叶飞第1纵队,王必成第6纵队,许世友第9纵队并称华野四大王牌纵队。

可以说,粟裕之所以成为一代战神,叶飞、王必成、陶勇三人功不可没。

(注:叶飞、王必成、陶勇经历了无数战役,指挥的精彩战斗更是数不胜数,本文篇幅有限,只简单描述三人的成名之战)

05、力争上游

年,开国大授衔时,叶飞被授予上将军衔,王必成和陶勇被授予中将军衔。

应该来说,三人的军衔基本没有什么争议,三人的战功都足以授予上将军衔,中将只是保底。

不过考虑到资历,陶勇资历相对较低,他被授予中将军衔是很合理的,他本人没有任何不满。

而王必成稍微有些吃亏。

王必成听说叶飞授予上将军衔后,心里有些不服,他觉得叶飞是纵队司令员,自己也是纵队司令员,自己打的恶战不比叶飞少,为什么叶飞是上将,自己只是中将呢?

王必成有意找主要负责评定军衔的罗荣桓说明情况,可他与罗荣桓没有什么共事经历,也没有什么私交,于是请老领导谭震林说情。

罗荣桓元帅

当谭震林找到罗荣桓后,罗荣桓断然拒绝了王必成的请求,不做任何更改,有些生气地说道:

王必成自己对军衔不满意,为什么不自己来说?他和叶飞能比吗?不一样嘛。

其实罗荣桓说得没错。

王必成比叶飞早两年入党,资历非常深。

王必成参加过黄麻起义,和许世友一起担任过敢死队员。

红军时期王必成担任过主力师副师长,而叶飞只是地方部队师政委,王必成的贡献和职务在叶飞之上。

可是抗战时期,叶飞担任团长的时间要比王必成略早。

新四军第1师时期,王必成是2旅旅长,叶飞是第1旅旅长兼政委,后来还兼任副师长,此时叶飞地位已经逐渐高于王必成。

年1月,华东野战军组建了四大兵团,第1、4、6纵队组成第1兵团,粟裕出任第1兵团司令员,麾下三大纵队司令员依旧是叶飞、陶勇、王必成,不过,叶飞还兼任第1兵团副司令员。

同样是纵队司令员,叶飞有时候能够指挥好几个纵队作战,比如孟良崮战役的关键时刻。

叶飞就曾统一指挥了5个纵队,其中就包括许世友的第9纵队和王必成领导的第6纵队。

第三野战军成立后,叶飞又担任了第10兵团司令员,而王必成第7兵团副司令员,职务要比叶飞低半级。

当王必成得知结果后,很快就释怀了,并没有把军衔的高低问题放在心上。

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为新中国的国防安全贡献了自己毕生心血。

他与叶飞也保持了几十年的革命友谊。

结语、

俗话说,好花还需绿叶扶,粟裕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战神,固然是由他过人的军事指挥才华和出众的军事素质决定的,可这也离不开以叶飞、王必成、陶勇为代表的麾下悍将的辅佐,更离不开广大普通战士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粟裕和三野主要干部合影

正是因为解放军万众一心,上下齐心,才能众志成城,在绝对劣势下,战胜强大的敌人,赢得革命的胜利。

华东野战军,乃至整个解放军的胜利,既是粟裕这样的军事统帅英明的指挥结果,更是广大指战员浴血奋战、英勇顽强的结果。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大功臣和大英雄!每一个人都值得后人铭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