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茶人小谈
01
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很喜欢和上了年纪的人唠嗑,他们的话题,基本上也是围绕民间传说,还有粮食庄稼这些来展开的,我们村就有一个“百事通”,天气下不下雨,还有年景怎么样,人们都喜欢去问他。
这不,今年大家问的最多的就是干旱,本身我们村就在山上,平时就缺水缺的厉害,如今还迎来了干旱,人们真的是苦不堪言,原本大家想着去打水井,结果挖了3个,都是干井,现在只能是去水库挑水吃了。
村里的这位老人,一直告诉我们,最坏的时候还没有来到,大家要懂得居安思危,因为“大旱过后,必有大灾”,这句话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还是只是他的一面之辞,我查找了相关的资料,按照历史已经发生的事情,确实有几分道理。
也就是说,这句话他虽然没有明确的科学意义,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发生过。按照前不久,气象干旱监测的数据,12省区市部分地区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像江西、贵州、广西、四川东南部局部可能会出现特旱,今年的旱情可以说是相当的严重。
02
那大旱之年,必有大灾,只是巧合还是有科学依据呢?
我们不妨从历史已经发生的事情,去查找一下相关的信息,看看大旱是否和灾情存在关联。
按照老人的说法,大旱之年容易出现4种灾情,分别是地震、蝗灾、水涝和瘟疫。大旱之年出现地震,源自耿庆国的“早震理论”,地震是因为地壳内部力量的释放,这个能量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但是孕育的时间非常的长,其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天气异常的炎热。
天气炎热并不是地震的主因,但却是一种征兆,像年,华北、西南出现旱情,结果年四川炉霍出现了7.9级地震,在年四川出现了旱情,在年也出现了很大的地震。此外,在最近四川发布地灾黄色预警中,就有涉及泸定县,结果泸定县也出现了地震。
我们再回过头看一下历史当中发生的地震以及干旱情况,在公元前年-公元年这两千多年间,华北周围地区共发生了69次六级地震,其中仅有两次地震前没有旱情,其余67次震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灾。如果从这些来看,“早震理论”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03
大旱之年,会出现蝗灾吗?
这个其实就不太可靠了,虽然出现干旱天气,确实容易出现蝗灾,因为干旱的环境,可以为蝗虫繁殖提供便利,导致蝗虫的数量剧增,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其实是可以人工干预的。
只要防护措施做到位的话,这和天气炎热就会出现灾情,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古人之所以那么认为,是因为当时生产力低下,而且没有很好的方法来应对这个突发的情况。
此外,和瘟疫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出现旱情并不一定就会导致灾情出现,虽然这次疫情,各个省份又开始紧张起来了,但这和大旱关系其实不大。
04
会不会出现水涝,我觉得是要警惕一下的。
农谚常说“大旱之后必有大涝”,而且天气炎热,就会有冷的时候,此时又临近白露节气,雨水相对来讲就会增多,因为干旱,水分蒸发到天上比较多,它就会以降雨或者是降雪的形式,下降,一些干透的土地,突然迎来暴雨,很容易出现水涝。
“大旱过后,必有大灾”,今年旱情严重,古人的预兆还是存在一定道理的,我们不能去全盘地否定它,随着科技的进步,还有生产力的提高,人工确实可以起到干预的作用,比如降雨、处理蝗灾等等,但是有一些却是无法去改变的,比如地震这些。
所以遇到极端的天气,比如现在的干旱,还是要做好一定的防护,不要太大意。
—Theend—
原创/茶人小谈
从传统文化中,学习新的知识,欢迎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