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回归文化论谈上解脱是第一要

(点击上方“合集”,同步听读历史文章)

解脱是第一要务及如何解脱

这两本书(指《自然科学与圣贤文化——启蒙讲记汇编》、《东西文化互通说——启蒙讲记汇编》)要经常看,你就能够随现代人类的文化背景弘扬圣贤之道。

……我们要有智慧,因为如来说,唯有智慧才能解脱我们。你看如来说的很绝对,除了智慧没有其它的方法能解脱你,就是必须要有智慧。那么,这个智慧从哪里来?多闻来。如来说多闻出智慧,智慧是要长期的熏修,你学哩学哩自然就融会贯通了。

……我们相当的人发愿这一生要解脱,要追求智慧。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如果说不能得智慧,不能得解脱,那不就冤枉了吗?到了末法时代,人类社会环境都变了,整个人类社会,东南西北绝大多数的人都头脑里进水了,光一个字——钱,光知道钱。人都被钱所迷,昏了头,不知道人活着要干什么。所以,就给你展现一个杜某某,那就是来教育我们的。你人人都钻钱眼的时候,佛菩萨就想办法来教育你,就给你现化一些真人真事来教育修行人。十多年前,大家知道的那个黄行长,到生命最后的几个月才给我说,张老师,我是西方极乐世界现化来的。的确把我惊了,我不相信。我说,你这一生造的恶业这么重,怎么能说你是现化来的呢?他说,咦!我真的是现化来的,我就现化个反面角色叫众生看,像我这么恶业重的人,只要发愿决心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圆满弥陀大愿。哟!死前十五天,大年初一打电话给我说,他梦见两位佛陀给他说,你还未发菩提心,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我说哪两个佛陀?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如来。两位佛陀说,你的往生还缺发菩提心这一件事……后来他发了菩提心,真的半个月后往生了。何以见得呢?家人在他临终前见到比车轮都大的莲花,吓着看都不敢看……

杜某某的事情更能教育人,她挣了很多钱,年轻轻的突然去世了。因为活着的时候只知道钱,死后才后悔了。她死前没有把保险柜的密码告诉任何人,保险柜有几十万的现金,她只好附在她姑姑身上,说出了保险柜的密码,结果保险柜真的打开了。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生命是不间断的,是连续的,只是改变生命的形态,那些认为人死如灯灭的邪知邪见,被这活生生的事例就教育了。另外,她后悔活着的时候没有追求智慧解脱,也不能回到她原来的位置上去了。她活着的时候只知道钱,不知道人生最重要的任务是追求智慧解脱。她的父亲跟她说,我现在因你去世心里难过,我到明年了再去挣钱。女儿给父亲说,“唉呀!你不看我吗!你还要挣什么钱去?有空到交龙灵山学习劳动去……”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她的意思说,我挣了这么多钱有什么用?死后一分带不走,还罪业累累。最近她又说,她现在回不到大菩萨的身旁去了,还在山上学习着。你们要知道,山上学习的众生多得很,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多得多,不知道多多少倍。

这个事情告诉我们,解脱是第一位的,佛菩萨关心的是我们的解脱。一般人不懂这个,只知道挣钱。那杜某某挣的钱不少,但不能解脱,现在后悔了没有?后悔了!末法时期的人大多数是糊涂人,因为整个大潮流成这个样子了,不管东西方的人,只知道钱,再什么也不知道了,尤其是把一些有善根福德的人耽误和影响了。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头脑更清醒,没有圣贤之道的教育,不学佛陀的大智慧,非要堕着跟杜某某一样,甚至还可怕,严重了要堕三恶道,不要等着死后才后悔。

所以,这个人啊!一天一天地就这么过去了,但是你现在不能浪费一天的时间,得个人身不容易,一定先要认识,只有解脱才是人生的正道,只有智慧才能解脱。但现在这个解脱的正道,人们都不知道了,甚至会问:“解脱一斤多少钱?”你对这样的人就“没戏唱了”,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所以,众生就糊涂,一个一个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个影响一个,形成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迷惑不解。现在七十多亿人的这个人类社会中,有多少人把善根福德投入到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中去,有多少人把宝贵的人生用来追求智慧,追求解脱……

……圣贤之道、佛法已经被人歪曲着面目全非了,把人类最高智慧的灯塔在人的心目中觉得是落后了,不合时宜了,甚至跟迷信划等号了。把解脱人类的法宝遗忘了,不用了,甚至批判,做贱糟蹋,实在令人痛心不已!眼睁睁看着人人走向堕落,破坏他软件的有序化。但遗憾的是,把拯救人类的灵丹妙药无人识用了,把智慧解脱之道被钱的尘埃掩埋了。没有办法,要全面振兴,要普遍振兴,这只是一个愿望了,现在只能把有缘的人先救度,再没有办法了

……我们现在人的智慧很显然比不上古人了,却比古人聪明得多了,投机取巧啊、假冒伪劣啊、巧取豪夺啊、争贪抢夺啊、私心杂念啊、贪欲妄想啊,都比古人聪明得多。但是,就是没有一点正本事,不知道追求智慧的人生,不知道解脱之道。时代虽然成这个样子了,但是解脱的标准和解脱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古人解脱必须要达到那个层次,今人还是要到那个境界层次,解脱的标准没有变。所以,你不要被周围的社会环境所影响。

杜某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教材,你活着应该干什么?不追求智慧解脱,只知道钱,死后一分钱也带不走,你看她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一般人连因果都不信,那死了之后,认为什么都没了,杜某某的事情就给你证明,是不是死了什么都没有了?那她的保险柜是怎么打开的?光这一点你就知道,的的确确生命是不间断的,生命是连续的,生命是轮回的,生命只是按照自己所做的业而改变不同的存在形态而已。她给我们上了一堂课,叫你知道,人生正确的方向在哪里?如来说“安贫守道,唯慧是业”。只要能生存下去,不要冻,不要饿,能看圣贤书,能学佛法,能念佛号就行。我们现在都没有穷到颜渊那个样子,颜渊一辈子安贫乐道,“人不堪其苦,回不改其乐”,短短一生,乐夫子之道,成就了其乐无穷的圣人。人家只用了三十年就转凡成圣,为什么人家三十年就能转凡成圣呢?颜渊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咱们讲得多了,就不说了。

……可惜,中国人把孔老夫子的大智慧丢了,你看留下的四书五经都在,但是不能理解这位圣人讲的内容了,所以你看儒家人从孟子以后几乎很少有证道解脱的人,把儒家古圣先贤的出世法理论全变成世法了。学好了考个状元,考个进士,然后当个县长,当个大官,这一辈子就完了。儒家的解脱法门就没人知道了,全成了世法了。把儒家最高经典的《易经》只变成个算卦的工具了,光会算个卦,觉得还算得灵,这就已经满足得很了。不知道《易经》是群经之首,是解脱众生的大法宝、大智慧。连“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都不知道说的什么了,把“有知乎?无知也,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都不知道讲的什么内容。这不是现代人不知道,连古代许多大儒也不知道。

自从孟子以后,两汉的经学家根本就不知道,隋唐的那些所谓的大儒们找不到点子上,直到宋明的时候,理学派跟心学派出来,这才深化了一点。深化了一点也没有深化到位,因为打着对抗佛家的旗号,把正确的方向又偏颇了,以理学、心学来树立儒家。周敦颐没有明确反佛,但总缺乏随喜赞叹佛法;二程和朱熹就明确地诋毁佛法;陆九渊、王阳明也在与佛法争个鸡头。那个时候,做为儒释道三家各自独立,到慢慢融合的时候,这也是一个难免的历史阶段,有这么一个宗派的观念在做怪,没有站在绝对真理是唯一的境界上。如果说古代是历史的原因造成三教不合一,那到现在就不应当被宗派观念所障碍了。泾渭分明,那是刚刚交汇的时候难免要出现的现象,到了潼关入了黄河还要泾渭分明,那可能吗?到了入海处,融入太平洋中咸同一味,还分什么泾水、渭水,只要知道一味海水就是解脱。

在这个人类社会,没有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超过佛的,佛是究竟圆满,没有一个圣者有佛智慧的三十二相。除了释迦牟尼佛是大智慧的三十二相,在这个地球上、在这个娑婆世界、在这个时期,再没有像释迦牟尼佛那么福慧圆满的大圣人了。所以,时至今日,你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先摆端正,摆端正了之后,我们就要追求究竟的智慧,用智慧来解脱我们。

……还是以这个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金杯、金表等的金器具来说,以这么浅显的例子,引导我们进入究竟了义的大智慧。因为大家都知道,一切金器具都是金子所成,金器具的相用差别很大,但同是一金子,这却是共同的。这个现象和这个道理没有人不理解,人人都明白,金器具的相用就是金子的体性,金子的体性只是采取了不同金器具的存在方式。不管金子所做成的相差异有多大,也不管这些相的作用有多不同,但总归同是一金(“一切法皆是佛法”)。金子的体性如如不动,不受相用的影响(“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我们明白了,金子的体性不受任何相用的影响(“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非法非非法”),由金子所做成的一切金器具,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不离金子(“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其性仍是金子(“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金器具还是金子本身(“即生实相”,“诸法如义”)。换句话说,金器具和金子无二无别,只是一个(“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凡所有金器具皆是虚妄,若见金器具只是金子,一切金器具只是一金,别无它有,这就叫唯金独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何以故?将一切金器具高温下一熔,只是液态的一金,一切相状顿时消失。可见,“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故金中本无金项连、金耳环、金戒指、金杯、金表,此之谓金中本来一无所有,没有任何金器具,所谓相妄性真。

一切金器具的相当体皆空(“一切法无我”)。何以故?一切金器具没有自己的本性,所谓诸金器具无性(“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还是金子的体性(“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同时也说明了,一切金器具无生无灭、无相无为,高温一熔,只是一金。所以,对一切金器具“应如是知”,相妄性真(“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如是见”,相本不存在,直下只见是金;“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一切金器具不分别的时候,只是一金;“不取于相”(“离一切诸相”),只是一个“如如不动”的金子(“则名诸佛”)。对这个道理恐怕没有人不理解。

金项链熔化了,可变成金耳环、金戒指和其它的一切金器具,金子的体性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一切金器具本不实有(“妄本不生”),一定著相说一切金器具的话,金器具就是一合相。叫一合相的金器具,还是金子本身(即非一合相)。你知道了一切金器具的相妄性真,原本只是一金。金器具熔化后,金中本无任何一相,故无一切金器具之名(“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但以相的差别来区分的话,姑且就叫做戒指金、耳环金、项链金等(是名一合相)。若以金子所采取的各种相来见金子的话,是人行邪道,不能见金子。一切金器具平等,无有高下,因为只是一金。

著在金器具的相上来说金子的话,就不知道无金不现一切相,见一切相只是一金。什么叫金?金者即是一切金器具也,见金器具只是一金子(“如来者,诸法如义”)。若能知唯金独存,就实无有金器具名为金项链(“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实无有金器具名为金耳环(“实无有法名为罗汉”,“实无往来”,“实无不来”,实“而无所入”)。只是一金,别无它有(“于法实无所得”,“实无所行”)。只是一金时,就非金器具非非金器具,只是一金无一金(“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诸法无相,才叫一相。你看,这金戒指、金耳环都是什么?都是金子的相,有没有用?有用。耳环用来装饰耳垂,戒指用来装饰手指,项链用来装饰脖子。凡有相就有用,凡有用必依相,相用只是体性的存在方式。见到相用,虽要善分别,但一定不要忘记其性是金子性(“菩萨应离一切相”,“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生法相”)。

……所有修习人不能解脱的原因,就是著在相用中不知道体性。也就是说,只见金器具,不知道金器具只是金子,你说这有多难吗?所有修行人的困难就是只见相用不见体性。为什么以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说呢?因为你对这个证悟了,证悟了一切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等的器具只是金子本身。用你已经证悟了的东西来引导你,使你认识到一切主客内外的法相事物犹如“金器具”,只是真空绝对本体本性的“一金”。你看,谁都不会糊涂这一点,是不是?说金戒指是什么做的?金戒指是金子做的,金耳环是金子做的,金项链还是金子做的,一切金器具皆是金子。实际上,佛法的究竟处还是这个道理,根尘识空的一切法,心身世界的一切相,有情无情的一切物,运动变化的一切事,这一切法相事物,哪个不是产生于真空绝对的本体?哪个能离开真空绝对的本体?哪个不是真空绝对本体本身?这和金器具皆由金子产生,不离金子,还是金子本身,二者道理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你只要知道金器具就是金子的时候,就有大智慧,这就大彻大悟,这就彻底解脱。同理,你见六根门头的一切相,只是六根性本身,或只是真空本性本身,你就有大智慧,你就能大彻大悟,你就能彻底解脱。这样简单的事例,引导你认识究竟了义的佛法,这个你说难不难?(答:不难!)这个没人说难。这不就当下心明眼亮了吗?!

……要说佛法里面最难的,其实不是《金刚经》,是《法华经》。《法华经》一看,字都认得,就是不知道佛陀说的是什么。地里面出来了个宝塔,宝塔干什么的?不知道。说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说的什么不知道。《金刚经》还能知道一点,说这难一点,是某某即非某某,金戒指即非戒指,是金子嘛!什么叫是金器具即非金器具?就是叫你不要著在一切金器具的相上,见一切金器具只是一金。就害怕你著在那个金器具的相上没见金子,就这么一点要求嘛。所以,“是某某”是著相,“即非某某”是见性,见一切金器具的相用,直下只是金子的体性本身。

不要著在金戒指的相上,你要看到金戒指的本质是金子。说金项链,即非金项链,还是金子;说金耳环,即非金耳环,还是金子。你看,一部《金刚经》是不是讲完了?唉呀!世尊,那怎么把这个叫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是名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如果你认识那个是金子的时候,金子里面有没有叫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的这个名字?金子里面没有这些名相。那你叫金子的时候,这是说的体性。你叫金器具的时候,这是说的相用。体相用一如,体相用不二,所以说相用时相用是体性,说体性时体性是相用。

因为相用是暂时而有的生灭变化相,是因缘所成的虚假相。前面说了,高温一熔,一切金器具皆不存在,所以如来说,相与非相空取空,只是一金无相用。何以故?是故金子中无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等一切金器具,“以无所得故”,只是一金,别无它有。即使为交流的需要,叫金器具时,那“是名金器具”。假名金器具时,一切金器具不异、即是金子(五蕴不异、即是空),金子不异、即是金器具(空不异、即是五蕴),这就是“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刚才说了,所有的人修习佛法,糊涂的一点就是不知道金器具就是金子,不知道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那是金子的存在方式,是金子的相状,但还是金子本身。相状再变化,金子的体性如如不动,这就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你现在知道不知道姑娘出嫁要的三金是金子做的?知道不知道?(答:知道。)知道这个就解脱有望!那你知道这个就必然解脱。谁要是知道这一切金器具(一切法相事物)是金子(真空绝对的体性)的话,而且知道金器具(一切法相事物)跟金子(真空绝对的体性)无二无别,只是一个,这就必然解脱。

现在解脱有没有希望?(众答:有。)那为什么珠宝商都没解脱呢?因为没有一个人知道“金器具就是金子”。

金子的熔点是度,金器具一熔化之后,这金耳环、金戒指等到哪里去了?金器具的相没有了,这就说明金器具的相是假的。你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到金器具熔了的时候,只是一个液态的球形金,是故“液态球形金”中没有项链(“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没有“耳环”(“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戒指”(“无色声香味触法”),没有“金杯”(“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没有“金表”(“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没有“金手镯”(“无苦集灭道”),没有“金笔”(“无智亦无得”),液态球形金中本来无一器具(“以无所得故”)。

你才知道,是故金中没有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金杯、金表、金手镯、金笔,没有这些东西。虽然没有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金杯、金表、金手镯、金笔的相用(一切相用本无),但金子还在(真空本性真实不虚,如如不动),体性不灭。所以,如来说“凡所有相(一切金器具)皆是虚妄”,没说“凡所有金子皆是虚妄”。明白了没有?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的确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著在虚妄相上,要见相见性,这就有智慧了,这就有解脱知见了。

……对金子和金器具人人都证悟了,而且知道一切金器具的贵重,不是贵重金器具的相,而是贵重金子的体性。同理,见一切法相事物不是叫你见法相事物,哪个凡夫不都只是见法相事物?一切众生之所以生死轮回不了,就是著在见法相事物的外境上,不知道见金器具是金子,不知道法相事物就是真空本性本身,二者无二无别,犹如金器具和金子无二无别一样。你能够·知道姑娘出嫁要三金是因为金子可贵,不是相状可贵,同理,见一切六根门头的相,你若能见到它都是真空本性存在的表达、证明及其本身,这就难能可贵了。所以,贵重的是你明心见性,你一定要在一切法相中见到真实不虚的如如不动的本体本性,这比“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现在我们要以人人证悟的这个道理去证悟宇宙万物,你先要明白,一切金器具的相都是假相,都是虚妄相,所以相妄性真。相是假的,性是真的。真空本性那是推不掉的,杀不死的,赶不走的,永恒存在的,如如不动的,一无所有的,不可须臾离的。所以,只有真空本性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是个无存在的存在。何以故?本无一物故,了不可得故,毕竟空故,毕竟无生故,一无所有故,真空绝对故,一相无相故,只是一个故,周遍法界故,无处藏故,无处不在故,无时不有故。所以,它才是唯一的本体本源本根本来,把这个本体本源本根本来如来就叫做妙明真心、妙真如性。我们常说“唯此一心,只此觉性,本无一物”,或曰只是一个,只是一个空性的大我,唯此空性大我独尊,便是只是一个无一个。

……体性就叫非相,相用就叫诸相。现在看“是某某即非某某”的金刚公式。“是某某”是相用,“即非某某”是体性。凡是相用,即非相用,即非相用就是指本体本性。所以,你看金器具的相用熔化了,就叫非相用。非相用就指的是液态的球形金,也就是说,一切相用即非相用,就指的是真空绝对的体性。

……一切金器具的相用熔化后,变成液态金时,只是一金。那么,你更要明白,就是一切金器具的相用炽然存在时,仍是一金。金子的体性不受一切相用的影响,金子的相用再变化,金体如如不动。同理,你应该发现,一切法相事物的相用不管怎么运动变化,都不影响真空绝对本性的如如不动,这就叫“一切法真如体故,一切法现在真如体上”。你只要见一切相,直下就见真空本性,这就叫明心见性。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见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金表、金杯,这不是诸相吗?见诸相即是非相,非相是什么?金子。你只要见诸相即是非相,直下见一切相用就是体性,就见如来。这个难不难?这个不难,你就见如来。如来是什么?如来就叫本来,本性本体本源本根就是如来。现在哲学叫个绝对真理,你见绝对真理吗?现在你看,你只要懂得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金表、金杯等的诸相,直下就是金子的非相本身。到这一步,噢!原来相用是假的,只有一个是真的,那就是体性。只有这个体性是真的,再的都是假的。

……你心里明白,原来金器具跟金子是一个东西,叫一个金器具那是你的分别识心,妄心分别安排下的。金耳环、金戒指等一切金器具的相本来是金子,见相安了个名字,就有相、名了。把相和名当成真的,那叫妄想。著在相、名、妄想中,你没有见到如如。不见如如只见相,就非正智。你不知道一切相、名、妄想都是假的,你不知道一切金器具都是假的,你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用皆是虚妄,你就在识心分别中见相著相,就必然造生死业。如何能解脱生死之业呢?就要见一切金器具的诸相及诸用直下就知道是金子本身,金器具的相和金子的体性不二,这就到位了,所以叫“则见如来”。

……金子里面什么都没有,没有任何相用。人们无始劫就著在这个相用上不得解脱,糊涂了没有?糊涂了。一切金器具一熔,只是一金,诸器具相“无生无灭,无相无为”,是故金子中什么金器具都没有,了不可得,一无所有,只唯一金独存,这就是真空绝对的本性。只有真空绝对、毕竟空、无所有、毕竟无生,这就是般若波罗蜜。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知道只有真空绝对的本性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故称之为唯此一金(唯此一心),只此金子(只此觉性),本无一切金器具(本无一物)。菩提萨埵就依这个本来什么都没有,只有个金子,心无挂碍,无有恐怖。再著不著金器具的相了?不著了。于是,就远离颠倒梦想,不受一切相的迷惑,始知相即是性,性相不二,从而就进入“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三世诸佛以“只唯一金便无金”(只是一个无一个)的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你看我们人间的纷争,都是因为著在相上。你为什么爱钱?钱是个什么?钱是个相。因有钱的这个相,就能买油饼。油饼是个什么?油饼是个相。还能买汽车,汽车还是个相。说来说去,你爱钱的目的都落实在你爱相,你贪相。有没有爱真空本性的?没有,因为真空本性不是相,所以都不爱真空本性。很少有爱真空本性像爱钱一样的人。都爱钱说明都著在相用上,所以不能解脱的原因是无量劫著在相用中不见体性,如此颠倒,怎么能解脱呢?!不能解脱。

菩提萨埵,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为什么?他一下子见到一切六根门头的相都是假的,无一真实。既然都是假的,无一真实,你还挂碍它干什么?你现在看一看,我们周围坐的这些人都是相,那是真的还是假的?刚才说的是金器具,这叫“肉器具”(指人)。你看现在坐的人都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肉器具”的相是不是虚妄?当然是虚妄。见金器具的相就见金性,见“肉器具”的相就见真空本性。推而广之,见一切有情无情的相,只见真空本性。何以故?无金子不现一切金器具的相,故见任一金器具的相就见金子本身。同理,无真空本性不现一切有情无情的相,故见任一有情无情的相就见真空本性真实不虚。

……虽然金子中没有金器具的一切相用,但不能说“是故金子中没金子”,能这样说吗?不能!因为存在无金器具之金子,但不存在无金子的金器具。同理,存在无一切法相事物的真空本性,但不存在无真空本性的一切法相事物。“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以无所得故”,还存在个什么?“以无所得”。那个“以无所得”就是金子,“以无所得”就是真空绝对的本体本性,“以无所得”就是这个无极圈(指黑板上的图),这个就叫真空本性、无极本体。我们用金器具和金子的浅显关系,引导你认识佛法的究竟了义,只不过是用金子来表达一无所有的、真空绝对的、一相无相的本体本源本根本来本心本性而已。

你可能会说,金子能看得见,这个真空本性一无所有,看不见,不直观。其实,你只要懂得以上讲的道理,你就会发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最看不见的最显现,最摸不着的最明显。金器具不排金子,金器具跟金子只是一个,所以见金器具即是金子。以此道理,你就知道,一切法相事物跟真空本性亦只是一个,所以见一切法相事物即是见真空本性本身,这不就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吗?真明此理,你就会法眼清净,见有相无相直见真空本性本身,亦只有真空本性独尊独存。何以故?相与非相空取空故,有相无相本不存故,“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妄本不生”故。

……金子是一个比喻,它代表宇宙万物的本体本源本根本来本心本性。如果你能抓住这一点,噢!一切金器具,我只说了四、五种,有无量无边的金器具,无量无边的金器具归根结底只是一金。到这一步,只是一个金子就行了。只是一个金子时,那坐在这里的男女众生也是“金子”。只是一个金子,桌子也成金子了,黑板也成金子了,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六根门头的一切相都成“金子”了。只是一金的时候谁说是金呢?那就成了金子说金子叫金子。那什么叫金子?你现在要在这里体悟,真空绝对时根本就没有语言相、文字相、思维相。只是一金便无金,只是一相便无相,只是一心便无心,只是一色便无色,只是一个无一个。

……那只是一个金子的时候,是谁给它安的名字叫金子?记住,金子是用来表达真空绝对本性的,只有一个真空绝对的本体本性,再一无所有,这就是只是一个真的。其它的都是这个一无所有的真空绝对的一相无相的本体本性循业展现出来的。所以,人循人的业,作用于真空本性所现前的水,那饿鬼却看着是火,鱼看着是空气,天人看着是琉璃。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都不是,不是水,也不是火,也不是空气,也不是琉璃,到底是一无所有的真空绝对本性。你昨晚上梦见的那个石头呀、山呀、水呀、面包呀,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个一无所有,醒来之后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这就是究竟处,究竟处就是一无所有。

那么,你明白这个道理了,一切金器具的相用跟金子的本体本身无二无别,是一个东西。佛法上就叫体相用不二,体相用一如。所以,体跟相用能不能分割开来?性和相能不能分割开来?不能。但是无量劫众生就著在这个相上不见性,不能解脱的根本原因就是不知道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是金子,你说冤枉不冤枉?你还想冤枉下去吗?所以,你说金项链生了,如来说没生;你说金耳环生了,如来说没生;你说金戒指生了,如来说没生。你看,如来有一句话,“如来于诸法生,知是不生,是故如来是实语者”。如来就知道一切法生皆是无生,故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一切法相生了没有?凡夫都认为有生,如来说生而无生,因为一切法相只是真空本性本身。金戒指、金耳环生了没有?也就是一切金器具的相生了没有?没生。因为一切金器具还是金子本身,只有金子,故说金器具的相无生。

同理,一切法相事物亦只是真空本性本身,只有真空本性唯一真实,故说一切法相事物无生。所以,如来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倍为希有。”

你只要不著相分别,一切相本身即是体性,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不生一念分别心,六根门头的一切相只是真空本性本身。何以故?一切相不排真空本性故,一切相循业所现故,一切相本无生故,见相见性,体相用不二故。

……每一个众生在六根门头见了相就迷惑,总觉得有相存在,不知道“诸根如幻,境界如梦”,执著这个相,不能解脱。但你要知道,上有日月星辰、下有虚空大地,中有宇宙众生,这些相生了没有?你说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的相生了没有?没生。何以见得没生?(众答:一切金器具是金子。)唉哟!真的不佩为灵山学人。的确是没生,因为金器具还是金子。那么,在坐的男女众生呢?桌子、地板的无情呢,有情无情还是“金器具”,这一点能理解。今晚上一共讲了个金器具是金子。现在有情无情,日月星辰、虚空大地是无情,众生是有情,宇宙间就存在两类相:一类是有情相,一类是无情相。分成有情无情两大类,脖子以上佩戴的金器具喻为“有情”,如金项链、金耳环;脖子以下的喻为“无情”,如金表、金戒指。“有情”的金耳环跟金项链是金子;“无情”的金表跟金戒指还是金子。你就发现,有情无情同是一“金”,有情无情都是同一个本源,这就万法归一了,一切都是同根同源同体同性,所以“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

……金子就代表我们宇宙万物的本来本根本源本体,金子是个有形的东西,能不能表示那个无形的东西?不能!但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这个真空绝对的本体本性以金作喻,你就能够明白地理解。

孔老夫子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你看这个(指无极圈)思不思?不思!“S”线就叫思。这个无极圈表示“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这个“S”线叫什么?孔老夫子叫“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用这个“S”线感了一下这个“寂然不动”的无极本体,就将无极变成太极了。你看,太极圈里面出来了个“S”线,这就是“感”寂然不动的无极本体而产生的,周敦颐叫“无极而太极”。天地万物都是因此“感”而产生出来的。从哪里“感”出来的?从一无所有的真空绝对的寂然不动的这个本体本性中感出来的。

佛法上就叫“一念无明起”,生三细,长六粗,遂成天地万物、心身世界,这就叫“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金子因“感”而产生一切金器具,无极一“感”便成太极,太极的阳阴两半就代表一切相对的相,一切相对的相即是绝对的体性。所以,孔子讲“一阴一阳之谓道”。金器具的“一阳一阴”即是金子的“道”本身。“一阴一阳”的一切相对相,即是“道”的绝对体性,这和“叩其两端而竭焉”的“空空如也”是相通的。“两端”就指的是一切相对的事物,“空空如也”就是指真空绝对的本体本性。体相用不二,性相一如,这也是孔老夫子所证到绝对本体的证据。

你看,《易经》是不是最高的经典?感而遂生,感下谁的?感了“寂然不动”的那个本体,才产生了宇宙万物。寂然不动的那个本体虽然是真空绝对一无所有,一“感”什么都出来了。你看,用“一念无明”感了一下无极本体,就形成了太极,阳半是心身,阴半是世界;阳半是内,阴半是外;阳半是男,阴半是女;阳半是天,阴半是地,都出来了没有?这一“感”都出来了。

那么,“感”依据什么着产生万物?饺子、馒头、面条依据面粉而成的,一切金器具依据什么而成的?金体嘛!所以,“感”是作用于无极本体,把无极本体一“感”,给你产生出个太极,由太极演生天地万物,就叫“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天地万物因“感”而出现,形象地表达为,“S”线作用于无极本体,“感”出来了太极的阴阳对待,佛法上就叫依正报出现,《楞严》上就叫“循业发现”。

孔老夫子有这么伟大的智慧!今天的人类社会,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有多少人能明白孔子讲的这个道理?几千年前的孔老夫子就知道,为什么一“感”就出现天地万物呢?因为“空空如也”的本体本性虽然真空绝对一无所有,但它不死寂,不断灭,“能生万法”,“具足一切”,赵州和尚叫“活物”。这(指无极图)是不是个“活物”?一“感”就给你产生出天地万物来,佛法上就叫“不变随缘”,真空妙有。《金刚经》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不说断灭相”。此“活物”《大般若经》上叫,“毕竟空”、“毕竟无生”、“本无所有”、“了不可得”,但不是死的。因为,一“感”之后,天地万物都出来了。如来叫做“循业发现”,也叫“自心现量”。

今晚上讲的金器具跟金子的道理懂了没有?把这个懂了之后,一切佛法的道理只是对应一下就明白了。这个(指无极圈)就叫金子,太极代表的一切相用,叫金器具。所以,周敦颐证悟了,他说“太极本无极”,金器具本是金子。太极和无极是金器具与金子的关系,是一个东西,所以我们反复强调只是一个。如果你分别性跟相,那是虚妄的,你著在虚妄相中就造生死业。分别相的妄心就使你被相束缚,不能解脱。这个相好,那个相不好,这是妄心做怪,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你执著它干什么?

只有一个东西是真实存在的——“金子”——真空绝对的本体本性。能认识这个道理,比金子还贵重,比金子还金子百倍万倍。谁能知道“金子”,谁就得到的比金子还金子。你能知道这个,你就能见到宇宙万物的本体本性本源本根本来,那就叫“则见如来”。谁能知道这个,比给你三千大千世界的金子还贵重。金子再多,死了一分带不走,但你见到本体本性后,时时进入这个境界,这一生就大彻大悟大解脱。

如果真的时时只有真空本性,到时时只有真空本性的境界中,你已经不由你的进入空性大我了,那就只有自己的本体本性本根。把一物都不存在的本体本来,如来就叫妙明真心、妙真如性,我们就叫唯此一心,只此觉性,本无一物。现在要用金器具和金子的浅显事例,来清除我们无始劫的迷惑,所谓光认金器具不认金子的毛病,这是最突出的毛病。因人们不知道金器具是金子的障碍而不能解脱,现在学了这个内容,就给你产生一个解脱知见。

你看如来说,“一切法真如体故”。换一句话说,一切金器具金子故。“一切法现在真如体上”,一切金器具现在金子上,金器具跟金子无二无别,只是一个。你看难不难?到底难不难?现在你就知道,推到哪里了?什么都没有了。唯此一心,只此觉性,本无一物。若还说有我呢,是你即非你,是名你。那还说有他呢?是他即非他,是名他。一切法根本就不存在,你现在能不能理解这个道理?你先说今晚上讲的这个道理难不难?(众答:不难。)旷大劫来人们追求明心见性,为求解脱;三世诸佛也追求明心见性,早已解脱;古今中外的一切修行人也追求明心见性,希望解脱,那就要按今晚上讲的道理去解脱。你到底想不想解脱?(众答:想!)

友情链接:中国交龙书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