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丈人为啥非要坐公交车回村这些春运故事值

每逢春节,五湖四海的人们都会提着行李,带着一年的期盼,潮水般涌向机场、车站、码头,踏上春运的旅程,在亲情与梦想间往返;也有不少人“逆流而上”,坚守在工作岗位。这其中,不乏交通人的身影。春节期间,本报记者、特约记者走入春运一线,走向街南巷北,记录身边春运,体味服务变迁。老丈人非要坐公交车回村我媳妇的老家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过年陪媳妇回家前,开了多年的小汽车忽然撂了挑子。归家心切的我们,带上孩子、拎着年货,坐上了从市区开往无极县的长途客车。春节,河北省无极县东池阳村村民乘坐公交车出行。特约记者谭磊摄汽车行驶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便望见了无极县城。“快到站了么?我来接你们了!”快到县城落客点的时候,接到老丈人的电话,我既欣喜又担心:从县城到家里所在的村子还有3公里的路程,我们一家四口背着大包小包,有人来接自然欣喜;令我担心的是,老丈人怎么接我,难道还是以前的三轮摩托车吗?想起曾经坐在三轮摩托车后座上那种彻骨的冷,我不禁打起了哆嗦。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丈人竟然是坐公交车来的,这又引起了我的另一个担心:家里虽然通了公交车,但站亭离家还有2公里的路程要走,十分不便。看我脸上流露出了失望的神色,妻子主动提出打车回家,却被老丈人一把拦住:“大年初二在县城打不到车,听我的走吧!”县城的公交车我是坐过的,车窗四处透风,冰凉的座椅下柴油发动机“嗡嗡”的噪音折磨着耳朵,最闹心的还有那遥遥无期的等待。“公交车马上就到站了,赶紧把包拿过来。”老丈人边用手机查看车辆运行信息边提醒我们。没过多久,一辆崭新的电动公交车缓缓驶向站亭,我和妻子都惊讶不已。上车之后,干净的车厢、规范的标识、整洁的座椅坐垫……都让人耳目一新。由于是电动公交车,车内的噪音也非常小,乡亲们都在亲切地交谈着,老丈人也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我,去年县里的公交车全部变成了电动车,并且能够通过手机软件查看车辆运行信息;以前公交车只停在村口,如今公交线路都从村子里过,乡亲们上下车方便极了。原来这就是他非要坐公交车回家的原因,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因为方便。从市里出发仅仅过了2个小时,我们就平稳地到站了。这次返乡之旅,虽然比自己开车稍慢一点,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平日里看不到的、农村发展的另一面:崭新的公交、悠闲的乘客、平整的马路及路两旁充满年味的农家院……更让我和妻子感到庆幸的是,孩子们也有机会看到一个与我们记忆中截然不同的新农村。(特约记者谭磊)反向春运精彩“逆”行时光荏苒,又是一年春时节。当在外务工的人如同候鸟一样,踏上返乡的旅程;另一股逆行的客流也在持续增长,年轻人陆续将老家的父母、孩子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形成“反向春运”的潮流。我的老家位于粤东——广东潮汕,往年经历最多的春节习俗就是祭祖拜神,带潮州柑到亲戚家拜年、看英歌舞表演、迎老爷、行彩桥、做大戏。因为工作原因,今年我也把家人接来广州过年。以往,家人从普宁高铁站乘坐高铁到广州南站,出站后,要排长长的队伍买地铁票;今年不同了,广州地铁实现了刷码乘车全覆盖,家人在地铁口直接出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0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