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让我们深情告白你戴口罩的样子

补骨脂酊能不能治疗初发的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w/140711/4424434.html

抗击疫情中,你为我服务,我护你平安,每个人怀着朴素的善意,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这些照片中的人物,可能是你我熟悉的邻里朋友,可能是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普通人,但在疫情中,他们“变身”最美逆行者,奔赴一线,竭尽所能。这些微小力量的聚集,这些无畏的坚守,无私的奉献,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坚实力量。

△曾凡权,河北华中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员工

每日坚守防疫第一道防线,登记、测温、排查,日复一日,无论风雪交加还是艳阳高照,他未曾退后一步,这张“口罩脸”,是留给防疫物业人的最美印记。(照片由本人提供)

△程磊,邯郸磁县观台镇东艾口村村民,中建三局员工

建完“火神山”再战“雷神山”,电焊工、水暖工、勤杂工……哪里有需要他就到哪里,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拼命干、拼命赶,是程磊唯一坚定的事情,“快一分钟,可能就会多救治一个人,这没有什么好犹豫的。”(照片本人提供)

△孟凡盛,河北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承德支队平泉大队一中队秩序辅警

自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孟凡盛坚守一线,平均每天检查进入服务区车辆近辆,并叮嘱司机做好防护。一天下来嗓子都喊哑了,他说:“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照片本人提供)

△张海峰,秦皇岛市公安交警支队六大队边墙子中队长

所处检查站地为冀辽交界,是省界国道重要卡点,也是河北省的东大门。防控疫情以来,他所在的边墙子检查站共检查各种车辆台,核查人员余人次。(照片本人提供)

△苌兆伟,无极县税务局二分局干部

身患直肠癌手术治疗后化疗12次,却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率先响应,带头为武汉捐款,拿起测温枪到所分包小区值守,每次都是早来晚走,室外温度太低,为防测温仪“罢工”,揣入衣袖中用暖贴捂着。(照片本人提供)

△尹玉桐,唐山市迁西县栗乡街道办事处干部

唐山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出现在离迁西县城临近的旧城乡粳子峪村,他主动请缨来到城乡结合的秀美苑小区进行卡点值守。两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气温一下子骤降十几摄氏度,尹玉桐在雪地里坚守岗位。(照片本人提供)

△于维平,张家口市公安局塞北分局交巡警大队大队长

冬日塞北,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平均温度零下25摄氏度,夜里最低可达零下37摄氏度。于维平和战友们坚守在塞北管理区疫情防控检查站。(照片本人提供)

△赵会进,河北高速交警路罗大队

大队在上级的指示下第一时间启动了和山西防疫联合检查站,赵会进和战友日夜奋战在海拔多米,零下16℃的检查站,没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退缩,连续值守,共战疫情。(照片本人提供)

△石志辉,黑曼巴-东胜站骑手

疫情期间坚持送餐,“我们多跑腿儿,顾客就可以减少出门,多一分平安。”(照片本人提供)

△薛静荣,曾是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三分厂备补组员工

尽管已经不在三分厂上班,但她听说三分厂要承担医用防护服生产任务后,申请回厂参与生产。“就想为前线医护人员尽点心意。”她和备补组员工一起,哪道工序缺人就上哪道工序,每天从早上7点半忙碌到深夜11点多。(照片本人提供)

△杨新军,沧州光明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吴桥分公司农网配电营销辅助工

冒雪为居民排除线路故障,及时恢复供电,坚守一线,守护光明。(摄影/郝亮)

△翟伟,雄安新区邮政快递员

雄安新区邮政开通了防疫物资绿色通道,免费提供寄递服务,翟伟一直坚守一线岗位。(照片本人提供)

△张立远,保定市中翔盛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外围保洁员

疫情期间,他专职负责喷雾器杀毒及养护,连续三个月一个人背着沉重的药液和喷射器工作,累了,就靠在刚消完毒的滑梯上歇会儿。他用平凡的坚守为小区保驾护航。(照片本人提供)

△张云飞,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北站警务站民警

正月初二,将重病父亲托付给姐姐毅然返岗。4月1日下午15时许,接到姐姐的视频电话,看着父亲消瘦的脸和插满全身的导管,心中难抑悲痛,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次视频竟是他跟父亲的诀别。当晚22时许,父亲永远离开了他……(照片本人提供)

△赵飞,深州货车司机

28日中午到29日,整整28个小时,他和同伴都没有吃一口饭,靠喝浓茶保持精神,只为第一时间把物资送到湖北疫情防控最前线。(照片本人提供)

△王聪、崔翠翠,石家庄客运段

年2月5日,石家庄客运段G次列车发现发热旅客。乘务员(王聪)帮同事(崔翠翠)穿防护服,并耐心叮嘱。(摄影/王海华)

△郭丹丹,恒辉物业鑫科国际广场项目部的副经理

作为一名90后的准妈妈,她冲到一线,负责后勤物资的保障工作,甚至在员工人员短缺时更是拿起测温枪深入门岗进行测温。(照片本人提供)

△师彦文,石家庄退休职工

疫情期间,78岁的老人创作了幅“抗疫”知识漫画,为奋战抗疫一线的工作者们加油鼓劲,最高峰时一天能创作20多幅。(摄影/张昊)

△李连仓,沧州市泰达包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组装工——

在沧州市东光县连镇镇南徐庄村点卡口,村民李连仓从年初三开始,每隔一天就在村口值一次夜,李连仓被人称为“帐篷里”的守夜人。风雪寒夜,看着村里温暖的灯光,能守护全村口人的平安,他心里暖暖的!(摄影/朱林林)

△李名钢,河北航空湖北籍机长,执飞运送河北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任务(右一)

“今天我主动请战执行此次航班,就是为了能替乡亲们亲口说一声:谢谢你们!”2月9日23时左右,河北航空NS航班内传来了广播声,湖北籍的执飞机长李名钢用广播的形式向名医疗人员表达了自己的敬意。(照片本人提供)

△李乃秋,红军大街社区老党员

80岁的老人毅然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为出入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作为一名党员,只要祖国需要我,我愿意出一份力。”(摄影/赵海江)

△李艳华,承德邮政分公司投递员

大雪天气,道路结冰,行走困难,李艳华依然坚守在第一线,确保邮件及时送达顾客手中。(照片本人提供)

△李咏梅,红与蓝公益联盟发起人

疫情期间,她牵头成立红与蓝防疫服务小分队,忙碌在防控一线,她时常背着16升的喷雾器负重前行。(摄影/刘斧修)

△赵小军,张家口慈善义工联合会秘书长

张家口慈善义工联合会被委托统一接收、整理张家口工商联(总商会)所有民营企业为此次疫情防控的捐款、捐物,图为正在等待防疫物资到来。(照片本人提供)

△赵晓东,中共廊坊市委党史研究室

回陕西过年的赵晓东“逆飞”回廊坊,与妻子一起申请到一线,即便由于劳累和压力突患高血压,仍放弃休息坚守岗位。(照片本人提供)

△李光瑞(76岁)、刘丛(78岁)、曹广友(73岁)(从左到右)——

承德市头道牌楼街道办事处城隍庙社区小榛子沟口防疫值守点的三位义务值守的老大爷,年龄都已超过70岁。(摄影/温泉)

△文其林,邢台市助学公益协会

疫情发生以后,他组织捐款,多次参加有组织的防疫公益活动,是动人事件的参与者,也是记录者,疫情防控尽己所能,不计报酬,服务社会。(照片本人提供)

△李强、马宝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教师

西美社区党员李强和马宝娟夫妻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志愿者团队,经常忙碌到零点以后。(摄影/郭云民)

△贾昊倩,邢台县西黄村中心学校马河完小四年级1班学生

邢台县西黄村镇旮旯村的贾昊倩,父母和弟弟都是重度残疾人员,一家七口靠低保生活,得知疫情消息,她买了10个口罩,在严冬中,乘坐三轮车途经几十公里,先后三次往返于村里与镇上,将口罩寄出。(照片本人提供)

△谷建存,石家庄市城管局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清运部门负责人

他所在的单位负责前往省会各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及被隔离人员居住宾馆进行医疗废物的清运。“岗位就是战场,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谷建存们朴素的心声。(照片本人提供)

△王冬剑,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教师

因为疫情,藏族学生都没有回家,集中在校封闭隔离直到现在,她跟校内其他老师轮流,一直处于全天24小时陪护期。她还带领学生用身边仅有的物资甚至废旧品做了大量抗战疫情的手工、书画作品,多幅作品被河北省图书馆收藏。

△王华、杨铸金、柴万发——北京国天健宇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霸州分公司廊坊四院医疗垃圾转运人员

疫情期间,廊坊四院作为廊坊南部定点筛查单位,为保障涉疫医废收集转运规范安全,医疗垃圾转运人员他们不畏危险,每天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镜和口罩,圆满完成涉疫医废收集转运工作。

(燕都融媒体记者师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