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党史正定红色历史正定县东北地区

                            

抗战初期,正定县平汉铁路以东58个村庄,很快成为日军占领区,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更有地主武装、土匪和大刀会等各种武装活动频繁,加之河北民军(国民党地方武装)随意向各村要粮、要钱、绑人要枪,搞得人心惶惶。在这国难当头之际,被捕入狱的共产党员徐世荣,说服看守,动员狱友,砸开牢门,奔回新城铺村,串联共产党员李安庆、梁正刚等人开始抗日活动。他们看到不少地主和国民党的散兵游勇,打着抗日旗号,招摇撞骗,搜刮民财。他们决定组建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无极县郭庄村地主郭敬书拉起一股土匪队伍,到藁城县刘家佐村收缴枪支。徐世荣听说后,找到共产党员李安庆、郭士奎、李小曾和梁正刚等商量,不让郭敬书把枪收走,自己把枪收起来和敌人干。他们在新城铺村里收集了二十余条枪,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建立了四十多人的抗日队伍。同时徐世荣动员辛庄、邯村、咬村隐蔽下来的共产党员,也建立了抗日武装。后这两支队伍合并成拥有几十条枪,近人的抗日武装,队伍在新城铺一带继续扩大,并伺机打击敌人。

年12月,队伍从藁城北部进驻正定县东咬村,住在王六月家。晚上徐世荣、李安庆、王六月研究决定第二天召开群众大会,扩编队伍,收缴地主枪支。就在他们开会时,地主张老五向城内敌人告密。次日早饭后,一百余名日军开来三辆汽车,将东咬村包围,徐世荣沉着坚定与李安庆分头指挥队员突围,突围中与敌遭遇,双方接火,队员边打边撤,大部分突围出去。没有突围出去的,把枪支藏起来隐蔽在群众之中。这天,日军兽性大发,杀死王六月一家七口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东咬村惨案”。

年1月5日,百余名队员从四面八方在大奉化集合,正式成立了抗日游击队,公推李安庆为队长,徐世荣负责政治工作。队伍在正、藁北部地区活动。新城铺村地主李三月的狗腿子崔小保受李三月指示,事变前就向敌人密报党组织的活动情况,事变后更是经常带领反动军警,捕捉共产党员。日军进驻正定后,他把全家搬到藁城县台营村,在本村霸占一辆大车,每天装群众的粮食向台营送,广大群众恨之入骨,纷纷要求除掉这个害人虫。2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徐世荣、郭士奎从游击队回村,找到支书刘小曾和党员桂德彩、刘小瓜等7人。悄悄进了合营村,先与村长取得了联系,在该村群众的掩护下,出其不意,处决了崔小保,为群众除了一害。此行动在新城铺一带影响很大,许多青年纷纷报名参加抗日游击队,很短时间队伍扩大到三百多人。一天,徐世荣和李安庆带领几个队员到藁城县刘家佐收缴枪支,恰巧宗凤洲和白俊士也带人去收枪,双方在一家相遇,彼此介绍了成立队伍的情况。原来,日军进驻正定和藁城县后,藁城县城元村老党员宗凤洲串联附近村的党团员,拉起一支二百余人的抗日游击队,他们正在收缴零散枪支,扩大队伍。经过简单协商,两支队伍合并成为一支拥有五百多人的抗日队伍。年3月,冀西抗日游击队负责人郭芳派郭小建到这一地区同徐世荣、李安庆取得联系,指示要以抗日救国成大业为主,搞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共同的敌人日本侵略者。徐世荣、李安庆同上级取得联系后,为了搞好统一战线,扩大队伍,在藁北一带同范子侠的“冀察游击二路”合编,定名为“冀察游击二路独立五团”,团长宗凤洲,副团长李安庆。为保持游击队的革命性,独立五团成立了政治处,白俊士、王作栋任政治处主任,政治处下设锄奸组。徐世荣、吴清品、马汉章、梁正刚都在政治处工作。各连队建立健全了党支部。从此,这支部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痛歼日军,成为范子侠的主力团。3月中旬,队伍在无极县郭庄村附近,消灭了地主郭敬书的土匪武装。随后上级派共产党员赵天丰、叶子青来五团政治处工作,对部队进行了整顿。后又消灭了几股土匪武装和大刀会,在鲍家庄同三百多名日军进行激战,消灭了七八十名日军。从此,这支部队转战太行冀西地区,整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一部。这支部队为开辟正定县东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正定县公安局

原标题:《正定红色历史:正定县东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开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