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珠算被正式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评语如下:“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年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珠算申遗成功(来源:新京报)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计算的科学技艺,被有的学者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起源于何时何人?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这些问题很难找到确切的答案。
据载,最早用作计算工具的圆珠是西周的陶丸。用陶丸作工具是非常低级的运算,最多算作珠算的萌芽。珠算的最早记录出现于南北朝,记录及诠释者,是南北朝的一位地方官。他在处理政务之余,潜心研究数学、天文、历法等,为朝廷著书,受到皇帝的认可……
无极甄家出俊才
太行山山麓的平原上有一无极县城(今河北石家庄市境内)。西汉时叫毋极县,东汉时并入中山郡,唐朝时改名无极县,此后几经更名,沿用至今。
无极县里有一甄姓大户人家,从西汉初期开始,甄家就出了不少名人,其中广为熟知便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甄皇后。甄氏是魏文帝曹丕之妻,魏明帝曹睿之生母,生得倾国倾城,相传曹植写《洛神赋》即是为她。
三国魏国甄皇后(来源:新浪网)
魏晋之后,历史进入四分五裂、战乱不休的南北朝。这时期,无极县出了一位聪慧无比的少年俊才甄鸾。他从小便立志出人头地,光耀甄氏门楣,遂熟读四书五经,钻研术数、天文、历法等科目。
甄鸾年轻时接触过道教。道士传教时,给了他一本《黄书》。此书是汉末五斗米创始人张道陵所著,主要讲男女性爱之术。甄鸾略略翻阅即丢弃,同时还对道教产生深深的失望,他认为一个名教传播这种书籍,于世无益。后来,他因批判道教差点受到处罚。
大数学家甄鸾(来源:海外网)
甄鸾才气过人,很快被西魏朝廷所知,征入官场。后来北周代西魏,他先任司隶大夫,后调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郡守,一干就是许多年。任职期间,他的天文、历法学识才能得到极大发挥。年,受西魏朝廷之命,对玉升、市尺等度量衡进行重新计量。隋朝建立后,甄鸾计量的市尺被定为官尺。年,他受北周武帝之命编撰的《天和历》正式颁行,用了十多年。
相对天文、历法而言,甄鸾对数学的兴趣更大。
汉中郡守钻珠算
甄鸾任汉中郡守期间,利用空闲时间研究古算学并著书立说。他最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