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半月谈网」
为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无极县以“四级”调解模式和“四站式”信访平台为抓手,积极构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系,着力推进问题隐患发现于萌芽,处置在前端,化解于一线,取得较好效果。
融合“四级”调解模式
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化、流程化
坚持把农村乡贤、村“两委”、行政手段和司法力量作为矛盾化解的有效人群和有力载体,对近年来乡村多发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并将其划分为婚姻家庭类、邻里纠纷类、各类事故及人身伤害类、土地纠纷类、村务管理类、经济债务劳资类、干群矛盾类、政策落实类、历史遗留类、涉法涉诉类等十个类别。“四级”调解模式是指“第一级乡贤调解、第二级村级调解、第三级行政调解、第四级司法调解”,按照因地因事因时制宜的原则,将“四级”调解模式有机结合,分类施策,利用多元化人民调解平台,对矛盾纠纷的不同对象开展调解工作,已解决的问题做好回访、归档工作,未解决的问题提级进行解决,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一是乡贤调解。通过在村成立“乡贤议事会”,将村内的致富能人、文化骨干、老党员、老干部等有德行、有威望、有能力、有作为的人吸纳进来,激活乡贤资源、凝聚乡贤智慧、汇集乡贤力量,充分发挥乡贤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优势作用,积极开展包括家庭关系、宅基纠纷、事故赔偿等在内的婚姻家庭类、邻里纠纷类、各类事故及人身伤害类三类问题的调解工作。二是村级调解。侧重村“两委”在村级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围绕涉及集体利益和村级事务的事项,及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掌握辖区内各种不安定因素。特别是针对二轮土地承包、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土地流转、旧村改造等工作产生的新问题,主动与当事人联系沟通,做好教育疏导,防止矛盾激化。三是行政调解。将台上台下干部矛盾、涉军人员待遇落实、历史政策遗留等问题作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