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鹿泉这17村村名是怎么来的宜安镇

宜安镇在鹿泉区西北部,东与鹿泉区李村镇、黄壁庄镇接壤,南是石井乡,西边是井陉县和平山县,北边跟灵寿县隔黄壁庄水库相望。这里属于半山区,西高东低,最高点在西边的高家台,海拔米,最低点在东邱陵,海拔米,就在黄壁庄水库的下边。

这里以前并入到了李村人民公社,后来析出后为牛山人民公社,到了年才改到宜安村,年改成宜安镇,年把马山乡并入。

[马山]据传说,立村时,因村北有一马鞍山,故以此山取村名为马山。

[永乐]据传说,最早为五个小村,后来合并为一个村,取名为五乐村。后来逐渐演化,定名为水乐。

[田都]据传,清乾隆十九年()永乐村太平寺碑文记载为“天都”,光绪年间碑文记载为“田都”。

[东邱陵]据传说,古冶河流经此地,河水冲积沙石,逐渐形成一堆一堆的沙丘,形如丘陵,后人迁此居住立村,以其地形取村名为丘陵。明末清初逐渐演化变为邱陵。年因修黄壁庄水库全村迁移分为两村。因此村迁至水库东边,故名东邱陵。

[新寨]据传说,明天启五年()碑文记有:“大明直隶真定府井陉县新寨”字样。由此可见此村立村,定名均在此之前。

[东、西、南、北鲍庄]从前,鲍龙、鲍虎二兄弟占山为王。在此立一村庄为鲍家庄。后来分为四个村庄,为使村名不混淆,以四村中间二郎神庙为中心,按方位分为东、西、南、北四鲍庄,根据方位分别确定为东鲍庄、西鲍庄、南鲍庄、北鲍庄。

[孟岭]据传说,西汉末东汉初,此村为两村,分称为南孟、北孟。后来因北孟缺水,无法生存,迁并于南孟,改村名为南孟陵。后来因靠近山岭,将南字去掉,陵改为岭,定村名为孟岭。

[西邱陵]据传说,古冶河流经此地,冲积沙石成堆,形如丘陵,后人迁此立村,以此取村名为丘陵。后逐渐演化为邱陵。年全村分两村分别迁移他处,因此村迁至水库西边,故名西邱陵。

[庄头]据传说,清康熙三年()前,井陉县南西焦村人迁此居住立庄,取名庄头。

[牛山]据传说,村西有一山名塔山,形似牛头,此村建于山下,以此山形状取名为牛山。

[王屋]据传说,从前曾有一姓豆的在此占山为王,所建房屋称为王屋。后来人们迁此居住立村,遂以此取村名为王屋。

[岭口]据传,因三面环山,仅村北有出口故以所处地形取村名为岭口。

[于家庄]据传,以前有一于姓人家先在此居住立庄,以姓氏取名于家庄。

[高家台]据传,以前高姓人家首先在此居住立庄,因村所处地形好似一个台子,以姓氏和地形取名为高家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4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