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名:薛仁贵,(年-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将。
主要战迹:
贞观十九年(年),在对高句丽战役中,张士贵所部在安地与高句丽大军相遇,唐军郎将刘君邛被敌军围困,情况危急,无人敢救。千钧一发之际,薛仁贵单枪匹马赶到,大喝一声,跃马向前,将高句丽将领斩于马下,并把其首级系于马鞍上。
同年安市城包围战中,面对高句丽从平壤派出的十几万大军,身穿白袍的薛仁贵一马当先,手持长戟,腰挎双弓,左冲右突,宛如天神下凡。薛仁贵所到之处,高句丽将士望风披靡,唐军看到敌军溃退,也紧跟薛仁贵身后,在高句丽军中撕开一条裂缝。史书记载,“大军乘之,高丽兵大溃,斩首二万余级”。
龙朔二年(年),回纥铁勒九姓突厥得知唐军将至,便聚兵10余万人,凭借天山(今蒙古杭爱山)有利地形,阻击唐军。当年三月初一,铁勒派几十员大将前来挑战,薛仁贵应声出战,独挑几十人,连发三箭,敌人3员将领缀马而亡,敌大军见之,立即混乱,薛仁贵指挥大军趁势掩杀,遂不时,敌人大军投降,从此回纥九姓突厥衰落。军中歌颂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乾封元年(年),高句丽发生内乱,唐高宗再次出兵,打算一鼓作气消灭高句丽。薛仁贵身先士卒,率军攻占南苏、木底、苍岩、扶余等城,或“斩首五万余级,拔三城”,或“遇贼辄破,杀万余人”。
两年后,薛仁贵与李勣在平壤城胜利会师,高句丽至此灭亡,几代帝王平定辽东的梦想终于在高宗一朝实现。时人惊呼:“昔高丽盛时,士三十万,抗唐为敌,可谓雄强。唐兵一临,扫地尽矣!”
点评:薛仁贵是大唐第一猛将,白袍陷阵、勇冠三军、箭神入化、每战必克、名震异域。
第四名:杨再兴(?—),新宁崀山人,南宋抗金名将。
主要战迹:
绍兴三年(年),朝廷命岳飞平定吉州。四月,岳飞所部行至吉州,分遣统领王贵、张宪进兵,生擒彭友、李满等人。九月,杨再兴以平定吉、虔之功,受到诏书褒赏。
绍兴六年(年),杨再兴与张宪商设伏兵伏击,杀死伪齐将领孙都统和统制满在,斩杀敌兵五百多人,俘虏官兵一百人,其余的党羽逃散。
次日,杨再兴又与伪齐军在孙洪涧展开战斗,击败敌人二千人,收复长水县,之后又收复西京险要地区。得到伪齐留下的马匹一万匹,粮草数十万。中原地区群起响应。
绍兴十年(年),金国撕毁盟约进攻南宋,七月初八,兀术(完颜宗弼)率一万五千铁甲兵进攻郾城。杨再兴单木-仓匹马杀入敌阵想活捉兀术,不过没找到,手杀数百人而还,他往来敌阵纵横自如,其气势逼人,杀得以彪悍著称的女真人闻风丧胆。五月,杨再兴率三百骑兵出巡,当时积雪太多,迷途失道,在临颍小商桥和金兵遭遇,被12万金兵包围。杨将军门鞭惧铯,带领所部官兵对金军主力展开正面冲锋,杨再兴和士兵们拚死冲杀,消灭敌兵两千多人。杨再兴奋勇冲杀,刺死金万户长撒八孛堇、千户长以下金军将佐余人。最终杨再兴和王兰、高林等裨将及三百骑兵全部阵亡。其时金兵箭如飞蝗,杨再兴身上每中一箭,就随手折断箭杆,继续杀敌,尤如天人降世,神威凛然,最后马陷泥中,这才壮烈殉国。金兵焚烧他的尸身,竟烧出铁箭头二升有余。
点评:一身是胆,勇武过人,单骑入阵,几殪兀术,血性如炙,视死如归。
第三名:冉闵(年-年6月1日),字永曾,小名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人,生于兰陵(今山东兰陵)。
主要战迹
咸康四年(后赵建武四年,年),石虎在昌黎之战中大败,后赵各路军队都弃甲溃逃,只有冉闵带领的一支军队未遭创伤,由此冉闵威名大显。
期间三次颁发“杀胡令”,灭胡人百万之众。
永和六年(后赵青龙元年,年)石琨及张举、王朗率领七万士众攻打邺城,冉闵带领千余骑兵,在城北抵抗他们。冉闵手执两刃矛,飞驰进攻,对手应刃而败,斩杀首级三千。
四月,石祗派其相国石琨带领十万士众攻打邺城,进兵据守邯郸。冉闵于邯郸大败石琨,死者数以万计。冉闵派遣尚书左仆射刘群任行台都督,派部将王泰、崔通、周成等率领十二万步骑在黄城宿营,冉闵亲自统率精兵八万作为他们的后继,在苍亭展开激战。张贺度等部大败,死者达两万八千。
年正月,冉闵率领骑兵攻克襄国,杀刘显,至此后赵残余势力基本被消灭,但前燕军攻势日急,前燕慕容恪率10万骑兵进攻冉闵,追至廉台(今河北石家庄东部无极县东北),而冉闵手下仅有兵,起初冉闵出击,十战十胜,后陷入鲜卑大军重围,冉闵突围东走二十馀里,坐骑朱龙突然死亡。冉闵於是被赶上的前燕兵所俘,并在遏陉山将其斩杀,谥号武悼天王。
点评:有历史记载“万人斩”第二人,他身处乱世、冲锋陷阵、戎马一生,既是嗜杀成性的人屠,又是拯救中华民族的英雄。
第二名:李存孝(―年),本姓安,名敬思,粟特族,代州飞狐(今山西省灵丘县)人,唐末著名的猛将。
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一员骁将,也是李克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李存孝天生神力,被晋王李克用看中,收为义子。
主要战迹:
随着李克用南征北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五李存孝传》中记载:“及壮,便骑射,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武皇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
南征北战,天下无敌。就连武功天下第二的“铁枪”王彦章,也在李存孝手下走不了两回合。而武功第三的高思继曾在李存孝连挑数十名大将后,全身脱力状况下,趁势击败多名唐将。李存孝听说后,披挂上阵,用十回合竟以重病之身将武功不比王彦章弱多少的高思继活活生擒。后来,在李存孝死后,王彦章再无敌手,竟然连挑晋军猛将36人,关键时刻,军师出计,派人假扮李存孝出阵,竟惊走王彦章,将王彦章的弟弟王彦童活活吓死。
梁国猛将见李存孝攻取潞州,不战而退,攻取晋州,紧闭城门死守不敢出来迎战;攻打绛州,守将听闻就弃城而逃。李存孝所到处,大都不战而胜,可见其勇武异常。
李存孝之死,颇具色彩。据说车裂当天,当五马用尽力量向外拉扯时,李存孝的手腕脚腕竟然因为先天的反应,自然而然地生出力道,将五马又活活地拉了回来!连接十数次,都是如此。最后被挑断手筋脚筋,车裂而亡。
点评:冲锋陷阵,神勇无比、令人闻风丧胆,在五代史中犹如”独孤求败“般存在。因此,古人又云:王不过项,将不过李。
第一名项羽(公元前年―公元前年),项氏,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秦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杰出军事家。
主要战迹: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年)九月,项羽在项梁的指示下将殷通杀死。项梁手里提着殷通的头,佩戴殷通的官印。殷通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羽连杀将近一百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年十月至公元前年九月)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大破秦军后,项羽于辕门召见诸侯将领,诸将无不跪着前来,不敢仰视项羽。
汉二年(公元前年)彭城之战:项羽带领三万骑兵,以三万对阵五十多万,在清晨是发动攻击于午时结束战斗,最后杀得刘邦几乎全军覆没,刘邦逃走。
汉四年(公元前年),项羽攻下荥阳。英布背叛项羽,进入成皋。项羽得知后迅速率兵前来攻打,夺下成皋,一路西进。此时,彭越渡河攻击东阿,项羽于是亲自率军攻打彭越,彭越败走,但成皋却被刘邦趁机夺下。项羽回军与刘邦对峙于广武,相持了几个月。项羽向刘邦单挑,但刘邦不肯,于是,项羽派壮士出来挑战,但被楼烦人射杀。项羽大怒,身披铠甲手持长戟来挑战,楼烦人准备射项羽,项羽怒目而视,将楼烦人吓得不敢出来。刘邦听闻后,出来和项羽对话,项羽又向刘邦挑战,刘邦不从,项羽以弩射伤刘邦,刘邦退入成皋。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年)十月垓下之战:项羽垓下突围60万大军后到阴陵时迷路了,面对汉军追了上来,经过一场激战;项羽又往东去,到达东城的一座山上,只剩下了二十八骑,而追击的汉军却有数千人,斩杀一汉将,同时杀近百人。项羽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于是,项羽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挥刀自刎。
点评:历史有记录“百人斩”第一人,除了最后一战外,一生大小70余战未尝败绩,真正的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男人。
李晚芳评道: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笔,写神勇之人。亦千古无二。迄今正襟读之,犹觉喑嗯叱咤之雄,纵横驰骋于数页之间,驱数百万甲兵,如大风卷箨,奇观也。
后期小编将持续发布古代名人堂TOP5其他系列,感兴趣的小伙伴请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