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友好关系破裂,根本原因就一个,碰到就

引言

每个国家在对外政策上,都有着自己严格的底线,这种底线是国家立国之根本,不容侵犯。宋代文人刘炎在《迩言》中写道:“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和苏联关系破裂,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苏联的要求已经触及我国底线。当时虽然我国正处于极度困难的时候,但依然不能在这件事上有半分后退。

01

自从新在国成立之后,与苏联的关系一度相当亲密,苏联派驻了大量专家进入我国,帮助我国进行各方面的建设。但是两国的这种关系却并未持久,在年7月16日,苏联的相关部门正式向我国外交部发出通告,要求所有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限期返回。与此同时,很多相关技术研究的核心图纸被销毁,在此之前苏联与我国签订的经济合同也全部作废。

▲苏联派驻我国的专家在指导工作

苏联采取的措施还不仅于此,当时是我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最为严重恶劣的一段时间,整个国家处于非常艰难的时候。苏联从政治和经济上大力施压,要求我国迅速归还欠款以及物资,试图以各种方式压垮我国的政治和经济。从这一年开始,中苏关系急转直下,迅速破裂。两国之间的矛盾从内部争议迅速扩大到直接冲突,已经不可调和。

▲自然灾害造成的土地龟裂

就当时的国际情况来看,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试图往同一阵营靠拢,我国和苏联也不例外,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对中苏两国都是有极大的好处。当时的我国不但与苏联决裂,而且与美国的关系也并未缓和,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处境越发凶险。那么为什么中苏两国会彻底决裂到如此地步呢?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只有一个。

02

实际上我国与苏联毕竟是两个国情完全不同的国家,所以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双方就已经出现矛盾。苏联的革命路线是以工人阶级为核心,但是这与我国的国情根本不符,我国是农民阶级更为庞大,所以我国的革命只能发动农民进行革命。在抗日战争之后,苏联方面曾经一度希望国民党和共产党分治我国,但是共产党领导人并未接受这一建议。年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一面倒的外交政策,从各方面全面倒向苏联阵营。

▲斯大林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中,苏双方虽然一直有一些分歧和小摩擦,但这种矛盾是可调可控的,而且属于共产国际的内部矛盾,总的来说中苏双方的关系非常亲密。但是在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改变了对我国的政策,中苏双方的意识形态有了非常明显的不同和矛盾,双方的争执也不断升级,中苏关系开始走下坡路,但是这些原因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核武器

苏联曾经承诺提供并协助我国制造核潜艇以及核武器,年4月,中方要求苏联兑现这个承诺。但是苏联却并不想让我国轻易得到核武器,事实上苏联的基本诉求是想要将盟国作为与美国斗争的炮灰和敢死队,所以当时苏联提出了一个条件:为了指挥核潜艇,苏联将在我国海南建立长波电台,此外我国和苏联要组建联合舰队。

▲苏联军舰

大家是否觉得这样的要求非常眼熟呢?想一想现在的韩国与美国就能明白,所谓的联合舰队无非是想要掌控我国的军事力量,继而进一步染指我国的主权。这对于我国来说是不可能接受的条件,所以主权问题才是中苏关系破裂的最根本原因。

03

年之后中苏矛盾进一步升级,我国方面在年到年之间,先后发表了9篇文章对苏联进行批判。年,苏联在中苏新疆边界增派部队,中苏之间的矛盾迅速升级为军事对抗。年,中苏双方分别在新疆边境和东北边境发生了大规模武装冲突。

▲与苏联军队发生武装冲突的我军

当时国际社会上普遍认为在中苏之间会爆发大规模战争,但是随着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政治局势又发生了一些变化。中苏美三方形成了相对平衡的三角关系,中苏之间的一部分矛盾得到缓解。

结语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开始进入稳定而有条不紊地发展,而苏联却走上了解体的道路。现在回顾中苏之间的这段历史,依然觉得惊心动魄。唐代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写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如果我国在当时的境况下,出现任何一个决策上的错误,那么可能将走向另一个不可预计的方向。

参考资料:

《迩言》

《行路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5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