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击滹沱河建文帝倾起40万大军灭燕,朱棣

前文回顾:怀来之战:奔袭居庸关,闪击怀来城,朱棣版的“闪电战”

公元年对燕王朱棣至关重要,从诱杀张昺、谢贵到闪击怀来城,朱棣用一个“快”字实现了从府兵到数万人马的逆袭。人们很难想到,数月之前的朱棣还在靠装疯卖傻博取同情,如今的他已经稳稳当当地控制了北平城,西起居庸关,东到遵化的整个北平一线均树起了燕王旗帜。

能化险为夷、逆境重生,除了朱棣大胆、果决的军事指挥才能外,宋忠等人的犹豫、无措、消极作战才是战事一边倒的根源。

一、“防”或“攻”的抉择

朱棣很清楚,击败宋忠并不是战事的结束,反而是大战的开始,相信燕藩举兵的消息已经被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建文帝的御前,朝廷的“讨逆大军”就快奔赴前线了。

因此,“防”还是“攻”,朱棣现在必须做出抉择,前者代表战场仍会集中在北平附近,燕军将士必须挺过一波又一波的攻势,虽然稳妥但很可能被围困;后者意味着朱棣等人要冒险抛弃大本营,把战火烧到朝廷的腹地,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哪一个更大,谁也说不准。

朱棣该如何抉择呢?

从实力对比来看,燕王起兵尚属个案,天下藩王都没有异动,这和西汉的“七国之乱”并不相同,所以建文帝不需要面对四面八方的敌人,朝廷又“士马精强,兵甲饶富,粮饷充足,取之不竭,用之有余”,区区燕藩一隅之地,岂能与天下之力相抗衡?

从舆论倾向来看,建文帝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生前钦定的储君,他的帝位是名正言顺的,燕王虽然是皇帝的叔叔,但名义上依然是臣子,所以起兵只能说是“清君侧”,丝毫不能提皇帝的不是,再加上朝廷已经削夺了朱棣爵位,燕军阵营是实打实的乱臣贼子,那种“天下应者云集”的局面根本不可能出现。

这么一看,朱棣即便在北平站稳了脚,身处劣势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收缩兵力退保北平的策略是非常危险的,指望通过旷日持久的对峙让朝廷主动和谈是不太现实的。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苟胜大敌,喜当何如?夫喜则易骄。骄则不戒,不戒则败机萌矣。孔子所谓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朱棣把事情看得清楚,骄兵必败自古皆是常理,眼下的胜利还算不上是胜利,见真章的大战还没有开始,从他的这一番话中可以看出,朱棣心中的忧虑是大于欢喜的,这意味着他对眼下取得的战果并不满意,军事行动还应该继续下去。

大概在攻克怀来的次日,燕军便在朱棣的部署下积极行动起来,当日即攻克了北平东侧的永平城,史载:“丙戌,遣指挥孟善引兵至永平,守将赵彝、郭亮等以城降。”

刚刚经历了怀来大战的燕军为什么连休息都顾不上便直奔永平呢?

永平,位于北平东侧公里外,唐朝曾在这里设立卢龙节度使,经略东北地区。从地图上看,永平距离燕军的遵化防线约80公里,距离东侧的山海关约70公里,距离北侧的松亭关也是70公里,刚好是连接燕军与山海关、松亭关的枢纽,夺取这里表明朱棣已经做出了抉择,他抛弃了“防守”作战的策略,继续扩大燕军的势力范围,其目的明显是要打下两座关隘,把从居庸关到山海关的北部防线全部捏在手里。

二、朝廷的又一失策

永平失守的消息让朝廷震动。很明显,朝廷洞悉了朱棣的的战略意图,眼看朝廷大军就要北伐了,朱棣却不扩大南部防线,反而向东扩大势力,其目的就是为了关外的辽东,须知此时的辽东已经是明朝的地盘,朱元璋的第十五子朱植就坐镇关外的广宁,爵位“辽王”,第十七子朱权就藩的大宁也在关外,爵位“宁王”。

为什么朱棣看上了天寒地冻的“辽东”呢?

洪武二十年,太祖朱元璋以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为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右副将军,起兵20万讨伐辽东,还不到半年时间,纳哈出便兵败投降,不少北元残军投降了大明,使得朱元璋手里多了不少蒙古骑兵。

朱元璋对辽东非常重视,除了派儿子朱植、朱权就藩辽东外,还命武定侯郭英会辽东都司,分调广宁、义州等卫官军,置辽王广宁左、右二护卫,并调朝鲜骏马牧养于辽东,再加上原来的广宁中护卫,以及调拨给宁王的“朵颜、福余、泰宁”等兀良哈三卫,辽东地区的军事力量不仅不在燕军之下,反而远胜燕军。因此,朱棣急于切断朝廷与辽东的联系,这么做出于两点考虑。

一是辽东的军队非常有战斗力,如果辽王、宁王愿意加入靖难大军,朱棣迎战北伐的中央军就更有胜算了。

二是如果辽王、宁王不愿意加入靖难大军,占领永平至山海关一线可以把辽东军队全部挡在关外,纵使辽兵个个神勇,也别想轻易入关。

然而根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本来已经看出辽东重要性的朝廷,却因为齐泰担心辽、宁两藩成为朱棣的帮凶,没有善加利用辽东的军事力量,反而“悉召还京”、“削夺护卫”,以致辽王放弃广宁,从海路返回了京城,而宁王疑忌齐泰用意不纯,拒不奉诏,等于是把宁王推给了朱棣。

如此谋划也太没有战略智慧了,朝廷本可以诏令谷、宁、辽、庆、肃等塞王从北线讨伐燕藩,从而与朝廷的讨逆大军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让燕军南北不能两顾,但公开召还两位藩王,这不是明摆着说:“朝廷不信任你们藩王,你们还是乖乖回来,免得我拉下脸来削藩。”

由此看来,除了“削藩甚急”这一策略失误外,齐泰、黄子澄等建文智囊又犯了另一个战略错误,变相地告诉天下诸王,朝廷与藩王是有隔阂的,朱棣说服诸王加入靖难大军就更有理由了。

三、扰乱松亭关

意识到燕军的战略意图后,朝廷命令都督陈亨、刘真、都指挥卜万引大宁军马出松亭关,驻营于沙河,兵锋直指遵化,其目的是切断永平与北平的联系。

朱棣得知后,立即率领全部主力向东急驰,本打算在沙河一带击溃大宁兵马,但是刘真却放弃了与燕军决战的机会,他可能认为在朝廷的讨逆主力到来前单独作战是不明智的,所以立即退守松亭关,与燕军呈对峙状态。

朱棣此时又面临另外一个问题,松亭关有大宁兵马驻守,绝非居庸关那样轻易可下,如果强攻松亭关,燕军的损失必然不小,如果久战不胜,军心必然跌落。如果不管松亭关就此撤兵,大宁军马不日就会再次出关袭扰遵化防线,届时燕军又只能再次北返,来来回回疲于奔命,这绝不是用兵之道。

因此,朱棣告诉诸将:

大宁军马不散,终为吾后忧,然刘真衰老,无能为也。陈亨素笃忠诚,托心于我,但为卜万所制,若去卜万,陈亨必来。刘真寡谋,易于戏弄,以间动之,必生嫌隙。

《孙子兵法·用间篇》:“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

燕军要想智取松亭关,就必须设法除掉都指挥卜万,恰好燕军俘虏了两个小卒,朱棣便写了一封给卜万的信,内容极力拉拢卜万并诋毁陈亨,让人觉得卜万与燕军早有联系,然后他把信封在其中一个小兵的衣领中,暗中赏赐了他不少财物,同时又让另一个小卒得知此事,还释放了两人。

回到松亭关后,没有得到赏赐的小卒心怀不满,立即告发了同伴,陈亨、刘真果然上当,当即捕杀了卜万,松亭关内讧不已。这是一招典型的“反间”、“死间”之计,成功扰乱了松亭关,使得大宁军马相互猜忌,暂时不敢离开城关,朱棣便可放心大胆地南下迎战朝廷大军,也为日后讨伐大宁埋下了伏笔。

四、鏖战滹沱河

就在燕军成功化解来自北线的军事压力时,建文帝任命的诸路征讨大将军也已经上路,按照建文帝的部署,朝廷有约50万大军可以调动,所以采取分道夹击的方式,从三个方面围攻朱棣的燕军。当年8月,燕军收到谍报称:朝廷大军兵分三路,由耿炳文领军30万驻真定,都督徐凯领军10万驻河间,都督潘忠、杨松营于莫州,其先锋骁勇者人已据雄县。

朱棣真正意义上的对手终于来了。

耿炳文,濠州人,明朝开国元勋之一,因功晋封“长兴侯”,其父耿君用早年随朱元璋征战张士诚,在宜兴战役中阵亡,耿炳文由此承袭父职,在朱元璋阵营里转战南北,先后攻克广德、长兴,被朱元璋提拔为永兴翼元帅府总兵都元帅,镇守长兴。

在朱元璋与张士诚的大战中,耿炳文谨慎用兵,屡屡挫败来犯之敌,是年,李伯升率兵十万来犯,耿炳文以七千守军抵挡,当时朱元璋担心城池有失,派陈德、华高、费聚领兵增援,结果惨遭李伯升伏击,援兵尽散。即使如此,耿炳文依然坚守一月有余,直到常遇春与他前后夹击,才击败了李伯升。此后,耿炳文镇守长兴长达十年之久,大小十余战,从无败绩。

平定张士诚后,耿炳文随大军征讨中原,攻克山东沂、峄以及河南汴梁。又随常遇春攻占大同,攻克晋、冀。后在大将军徐达麾下,征讨陕西,败元朝平章乃儿不花于黄河。之后还平定了云南曲靖蛮,并随蓝玉北征至捕鱼儿海。到洪武末年,开国元勋中仅剩下耿炳文、郭英二人,而此时的耿炳文已经65岁了,被誉为当时的“廉颇”。

从耿炳文的履历来看,此人绝对是建文帝能拿得出手的大将,光听名号就足以让燕军丧胆,而且他的征战经验丰富,带兵谨慎小心,是克制朱棣这种擅长速战之将的最佳人选。

如果朱棣得到的消息无误,朝廷军队合计40余万,声势浩大,前所未有,而耿炳文分兵真定、河间、莫州,三地南北呼应,呈犄角之势,再加上交通便利,朱棣但凡攻其一处,另外两处皆可支援,可谓防守的万全之策。

朱棣素来喜欢出奇制胜,作战雷厉风行,他得到谍报后立即引5万兵马南下涿州,屯兵娄桑,随时准备渡过白沟河。在朱棣看来,耿炳文的部署可谓老道,若迟疑不进,待到三路大军准备妥当后,燕军断无胜算,但是现在三路人马刚刚抵达前线,立足未稳,人心不定,正是闪电作战的最佳时机。

还是那个字:“快”。

在朱棣的指挥下,燕军故意在中秋佳节突袭雄县,趁守军喝得酩酊大醉时,于黎明时分登上了城墙,尽斩守军,俘获战马0余匹。紧接着,朱棣又故意让雄县被围的消息传到莫州,他料定都督潘忠、杨松肯定会带兵救援,于是设计了一个围点打援的圈套。兵分两路,一路由朱棣自己指挥,假装攻打城池;另一路由其麾下大将谭渊领兵千余,埋伏在月漾桥水中,士卒都用一束茭草伸出水面呼吸。

等到莫州兵马渡过月漾桥后,埋伏在旁边草丛中的士兵立即发出信号,谭渊等人随即出水占领桥梁,断了莫州兵马的退路,朱棣这时又率军反击,汇合谭渊所部前后夹击,大败都督潘忠、杨松,不少莫州士卒登桥不得,只好跳入水中逃生,可惜溺毙者不计其数,最终潘忠、杨松都被燕军生擒。

解决莫州兵马后,朱棣得到了一份重要的情报,原来耿炳文麾下的30万大军只是虚张声势,真正抵达真定的朝廷大军只有13万,而且分别驻扎在滹沱河南北。

如此天赐良机怎能放过?朱棣用兵还是那个字:“快”。计谋嘛,依然是“用间”。

当时,朱棣放走了一个名叫张保的降将,故意让他把莫州兵马溃败的消息传给耿炳文,还扬言要攻打滹沱河北岸的朝廷大军,这给耿炳文大军造成了不小的骚动,向来谨慎的耿炳文立即把南岸的军队调到了北岸,准备以逸待劳,迎战朱棣。可惜耿炳文并不知道,将军队集中到滹沱河北岸正中了燕军的下怀,耿炳文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按照朱棣的想法布下的防线。

同一时间,朱棣率兵昼夜兼行,先占领了真定东侧35公里处的无极县,然后从樵夫那里得知了耿炳文的营寨所在。由于耿炳文将军队集中在北岸迎战燕军,他的东南侧便无兵防守,这导致他与真定城的联系全靠河上的浮桥,而朱棣恰恰进攻的就是南面和东面,于是燕军迅速从东线杀来,当即攻破了耿炳文的两个大寨,还杀至真定城西门,砍断了连接两岸的索桥。耿炳文迎战不及,差点被擒获。当时真定守军有人在城墙上大声叫骂,只见两百步开外的朱棣引弓如满月,“嗖”的一声,那人应弦而毙,城中惊骇,极大地打击了守军的士气。

反应过来的耿炳文不甘失败,当即整顿兵马与燕军决战。然而朱棣依然不按套路出牌,他将军队分成几部,由大将张玉、谭渊、朱能、马云分别率领,待耿炳文杀来时,几路人马绕着城墙迂回,朱棣本人则带兵徐徐后退,引诱耿炳文追击。不知不觉中,张玉、谭渊等部已经迂回至耿炳文身后,见时机成熟后,朱棣指挥燕军发起总攻,前后夹击耿炳文所部。

意识到被包围的耿炳文当即转身撤退,但是由于战场秩序混乱,士卒前后践踏,军队的阵型已经完全崩溃,不少人挤在城门处,反而堵住了逃生的通道,燕军趁此掩杀,斩杀了不少敌军,其中燕将丘福还一度杀入城中,只因为城门及时关闭才退了出来。

朝廷大军由此成了无头的苍蝇,被燕军杀得人仰马翻、损失惨重,副将军驸马都尉李坚、右副军都督宁忠、左军都督顾成、都指挥刘遂都被燕军擒获,被当场阵斩者就多达3万余人,另有2万余战马被俘获,溺死在滹沱河中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连降兵都有数万人之多。

燕军随后攻城两日,耿炳文坚守不出,朱棣考虑到城池坚固、守军粮草充足,耿炳文又是出了名的“守将”,于是暂时放弃了夺取真定的计划,带着一众战利品凯旋撤军,朝廷部署的三路大军就此被攻破了两路。

滹沱河之战是靖难之役里的第二场大战,燕军与朝廷依然兵力悬殊,一方是兵多马壮、以逸待劳,另一方是长途奔袭、兵力微薄,但结果仍然是朱棣以少胜多,用闪电般的攻势击破了十余万人马。

这一战比起闪击怀来更加意义重大,因为这是朱棣第一次对战开国元勋、星宿老将,让天下看到了燕军的成功并不是侥幸,而是实力使然。有了滹沱河之战的辉煌胜利,燕军对抗朝廷的底气就更足了,天下诸侯也因此开始朝靖难阵营倾斜,这对建文帝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从闪击怀来到突袭滹沱河,燕军屡屡以小博大,之所以能一路凯歌高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官的正确决策。

一、思想上抛弃幻想。朱棣起兵虽是被逼,但他丝毫不抱任何侥幸心理,他明白一旦起兵就再无和谈的可能,所以他用兵决绝,从不考虑给朝廷留面子,更不考虑与建文帝达成谅解,使得他敢于主动进攻朝廷军队,能一再扩大势力范围,这与宋忠等人的犹豫不定形成鲜明对比。

二、行动上动若雷霆。朱棣手里的燕军数量不多,基本都是投降来的卫所军队,这些人的战力与朝廷大军区别不大,但是朱棣用兵却不在乎人多人少,而是看重速度、时间,凡事讲求一个“快”字,决不给对手一点立足、准备的时间,因此才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居庸关、怀来、雄县、滹沱河无一不是如此。

三、战略上目光长远。朱棣作战不仅看重击败眼前的敌人,更看重提升己方实力,获得战略主动,所以他有步骤、有计划地夺取了居庸关至永平一线的北部防线,明显是要控制居庸关、松亭关、山海关三大要塞,把北平城周围的土地变成他打持久战的大后方,这种稳扎稳打的策略进一步提升了燕军实力,使得朱棣的可用之兵、可收之粮越来越多,燕军也越打越强。

《孙子兵法》有云: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带兵打仗不能不看重速度,攻击敌人防守薄弱和意想不到的位置,往往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这便是弱小军队能击败强大对手的制胜秘诀。

接下来,建文帝朝廷该如何应对燕军的咄咄攻势呢?

声明:本文著作权、版权归作者刘威(威言晓史)独有,任何个人和组织无权转载、抄袭、摘编、复制、修改、汇编、出版或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下期预告:细说靖难之役3:建文帝临阵换大将,李景隆强攻北平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