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才貌双全的女洛神甄宓,为何被

提到三国美女很多人会想到貂蝉,但是貂蝉是《三国演义》里面虚构的人物。

其实真正的三国真有一位才貌俱佳的美女,更是有着洛神之称,她就是甄宓,史书记载甄宓的角色姿容,在三国时期得以称奇,她后来嫁给了袁绍的儿子袁熙,而曹操父子发动邺城之战,与三国第一美女甄宓也存在密切的关系的。

邺城之战袁绍大败,袁绍的家人于是落到了曹操父子的手里,而甄宓以自己绝对的美貌征服了曹操父子,父子二人一度都想要将甄宓纳为己有,但是曹丕先一步找到了甄宓,并且请求迎娶甄宓,曹操据说是不得已才将甄宓给了曹丕。

曹丕虽然得到了甄宓,并且也曾经与甄宓有过一段如胶似漆的时光,但是最终甄宓却被曹丕赐死,甄宓死后曹丕将甄宓“披发覆面”,并且“以糠塞口”后下葬。

绝代佳人甄宓最终红颜薄命,死于非命,而之后甄宓的儿子曹叡继承了曹丕的皇帝位,曹叡就是魏明帝,他追封自己的母亲为文昭皇后,并且为自己的母亲报了仇。

那么,三国第一美女洛神甄宓为何被“披发覆面”和“以糠塞口”后下葬呢?

甄宓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首先,甄宓是一个姿貌绝伦的女子。

甄宓出生在中山无极,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石家庄的无极县,而且出身很是尊贵,家族里的人曾经权倾一时,只不过到了甄宓的父亲一代,家道没落了。

甄宓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因为自己的美貌而闻名于世,当时的袁绍也是知道了甄宓的美貌贤淑的名气才给自己的儿子袁熙求娶的。

甄宓嫁给袁熙后,两个人的感情甚笃,但是后来袁熙被派往幽州担任刺史,而甄宓被留在邺城照顾婆母刘氏。

年,曹操父子的大军攻占了邺城,将袁绍的家人抓住,曹操曾经在攻城的时候说了一句“今年破贼正为奴。”(译:我今年能够攻破贼寇就是为了她)可见曹操对甄宓的美貌也相当觊觎。

后来攻下邺城,曹丕一马当先进入了袁绍的宅子,看到了甄宓,当时史书上这样描写“顾閴发髻,以巾拭面,姿貌绝伦。”

意思就是曹丕命令给甄宓梳起发髻,擦干净脸上的脏东西,一副美艳绝伦的样子就出现在曹丕面前,曹丕看了一眼就立马沦陷了。于是曹丕将甄宓纳为己有,甄宓自此成为了曹丕的妻子。

一个被袁绍、袁熙、曹操和曹丕都看上的女子,想必一定是非同一般的庸脂俗粉,一定是一位超级的大美女,史书描写“姿貌绝伦”恐怕不是无稽之谈。

其次,甄宓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女子。

东汉末年,群雄争起,老百姓遇到灾荒年就只能忍饥挨饿,性命难保,当时甄宓的家庭是很富裕的,家里有很多的余粮,甄宓的母亲依靠自己手里的余粮换了很多的珍稀宝物。

甄宓看到母亲的行为于是劝诫自己的母亲,这样做在动荡的年代里是极容易招来灾祸的,建议母亲将家里的余粮分给周边的灾民。

一家人认为甄宓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将家里的粮食分给灾民,也避免了祸事上身。

甄宓聪明而且善良,从小就有很多异于常人的见识,这些见识其实都来自于甄宓喜欢读书的爱好。

在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甄宓的哥哥曾经笑话甄宓:“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做什么?”

甄宓回答:“古人贤德的女子,都要吸取前人的经验,不读书,怎么来借鉴!”

可见甄宓不仅仅喜欢读书,也明白读书的意义。

甄宓后来嫁给了曹丕,作为曹丕的正妻,甄宓从来不会排挤曹丕的妾室,曹丕曾经想要驱赶自己不喜欢的任氏,甄宓曾经劝告曹丕不要那样做,但是无奈曹丕不听,还是将任氏驱赶走了。

虽然曹丕没有听从甄宓的建议,但是从这件事上却可以看到甄宓的善良。而且甄宓与自己的婆母相处得非常好。

所以说甄宓聪明善良是有理有据的。

第三,甄宓是一个孝顺、贤惠的女子

甄宓与自己的婆母的关系特别的好,甄宓很孝顺自己的婆母,曾经有一次,婆母卞氏跟随着曹操的大军出征,后来因为身体不适留在了孟津,甄宓听说之后十分着急,并且每天晚上想到此事就悄悄落眼泪。

后来下人经过打探得知卞氏的病已经好了,但是告诉甄宓的时候甄宓却不相信:“婆婆的身体是老毛病了,每次发病都会缠绵一段时间,怎么能够这么快就好了?你们根本就是在骗我。”

后来卞氏遣人送来书信,信中说自己一切安好,甄宓这才放心下来。

几个月之后,大军回来了,卞氏也跟随着大军一起回来了,甄宓亲自去迎接自己的婆婆,婆婆看到甄宓就说:“真是我的好儿媳。”在场的很多人都被甄宓感动,流泪不止。

公元年,曹操率军攻打东吴,甄宓的儿子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也一起前往,而甄宓则留守在原地,刚刚十几岁的儿子和女儿一起离开母亲前去战场,母亲肯定会特别的不放心,可是甄宓却很放心,一点都不担忧。

甄宓曾经与自己的随从说:“儿子和女儿跟着卞夫人一起出行,自然卞夫人会照顾得很好,不用我担心。”

从以上的这些史料记载可以看到甄宓确实是一个姿貌绝伦、聪明、善良、孝顺、贤惠的女子。

甄宓为何被“披发覆面”和“以糠塞口”后下葬?

甄宓虽然是一位才貌俱佳的女子,但是作为一名女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美丽的面容也会逐渐地衰老,色衰则爱驰,这是每一个古代的女子不可避免的局面。

甄宓虽然是美女,但是这个大美女也无法阻挡衰老的魔咒,甄宓出生在年,嫁给曹丕的时候是年,当时只有21岁,正是一个女人花一般的年龄段,所以在嫁给曹丕后,甄宓与曹丕也曾经度过了一段蜜里调油的日子。

但是后来甄宓的年龄越来越大,同时古代的女子是无法阻挡丈夫纳妾的,更多的年轻貌美的妾室的大批量补给,甄宓最终色衰而爱驰,这是必然的,据史书记载的甄宓曾经口出怨言,通过写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凄怨。

曹丕在看到甄宓的诗词后,勃然大怒,认为甄宓在抱怨自己对她始乱终弃,违背了古代的妇人之道,所以不久之后,曹丕就将甄宓赐死了。

下令赐死甄宓后,曹丕做了一个恶梦,一日曹丕找来周宣寒暄,提及此梦,周宣对曹丕说,这说明甄宓是冤死的,甄宓死后肯定要到阴间告状。

曹丕大惊想收成名命,但是为时已晚,甄宓早已命赴黄泉,于是决定让甄宓“以发覆面”“以糠塞口”下葬,以此来消解自己内心的不安。

也有人认为,甄宓之所以被曹丕赐死,完全是因为曹植的缘故,因为他怀疑甄宓与曹植之间存在着不可言说的关系。

曹植是曹丕的弟弟,这个弟弟比甄宓小十岁,自幼就具备超高的文学修养,是三国时期十分出名的文学家,曹植写的《洛神赋》后世的很多专家认为原型其实就是甄宓。

在这篇洛神赋里面曹植抒发了自己对洛神的爱慕之情,很多后世的专家认为这是曹植在借着对洛神的爱慕表达自己对嫂子甄宓的爱慕之情。

曹丕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猜疑心比较重,而且嫉妒心也很强的人,在看到曹植的《洛神赋》后,曹丕就产生了醋意,他认为曹植对自己的嫂嫂甄宓有着不可描摹的爱意。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曹植的爱慕让曹丕直接开始对甄宓有了恨意,于是不久曹丕在成为皇帝之后最着急做的事情就是赐死甄宓,愤恨之下让甄宓“以发覆面”“以糠塞口”下葬。

也有人说,甄宓之死与曹丕的新宠郭女王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郭贵嫔当时是地位仅次于甄宓的贵嫔,受宠程度可谓是首屈一指。

郭贵嫔其实非常嫉妒甄宓,于是在曹丕面前不断地说甄宓的坏话,甚至说曹叡其实并非曹丕的儿子,而是应该姓袁。曹丕对此很是忌惮,于是曾经大声地责问过甄宓,曹叡是否应该姓袁?

曹丕宠爱郭氏,她的枕边风自然就是很有效的。所以曹丕逐渐冷淡甄宓,并且对甄宓颇为不满,直至后来曹丕登上皇位后很快就将甄宓赐死了。

当时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很多事情都是无法解释的,所以人们非常相信神佛之说,而且相信鬼神之说,郭氏女王害死了甄宓,过于心虚所以郭氏继续给曹丕进谗言,要求甄宓“以发覆面”“以糠塞口”下葬。

后来曹丕赐死甄宓后没几年也死掉了,曹丕死掉后,曹叡作为嫡长子接替了曹丕的皇位,是为魏明帝,曹叡继位后,追封自己的母亲甄宓为文昭皇后,郭氏也被曹叡逼死,之后曹叡也让郭氏“以发覆面”“以糠塞口”下葬,可谓是为自己的母亲甄宓出了一口恶气。

结束语

三国第一美女洛神甄宓美丽而且聪明善良、孝顺贤惠,但是最终却落得了一个死于非命的下场,而且还被“以发覆面”“以糠塞口”下葬,让人不禁唏嘘。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封建社会男权至上的时代,女子的命运很少能够自己掌控,女子的荣辱生死或许就在男人的喜怒之间决定。

红颜薄命是很多人的慨叹,之所以会红颜薄命只是因为红颜往往被很多男子觊觎,成为男子争夺的对象,而一个女人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的。

所以在诸多男子的你争我夺中,红颜自然就会在波涛诡谲中度过自己的一生,想要一份清静的生活也不太可能,自然薄命就成为了不得已的结局。

甄宓,多么美好的一个女子,自始至终遵守着一个女子在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德行,但是最终也只能落得“以发覆面”“以糠塞口”下葬,可见,作为一名女子在那个时代的悲哀。

参考资料: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

《汉书·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资治通鉴》

张维文.《曹丕与甄宓》的前世今生

杜学峰.千古风流话甄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9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