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m.39.net/pf/a_5154125.html
正定古城墙位于河北省。始建于北周,初为石筑。唐宝应元年(年)因滹沱河溢水灌城,城日以圮,进行拓建。明正统十四年(年),扩建为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二尺,上宽二丈的土城。隆庆五年(年)真定知县顾授始将土城改为砖城,后任知县周应中申动府库银六万余两,征用真定府辖各县民夫,分段兴工,于万历四年(年)竣工。今日之城墙为明代重修后遗存。其平面呈“官帽”形,西北饱满,东西稍缺,取《易经》中所讲的“天满西北,地缺东南”之意。
四城门东曰迎旭,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并均附有月城和瓮城。后世重修或改建也均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在预防水患和军事防卫上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近年城镇建设的发展,正定城除现存城门外、已多为土城。东城门已埋于国防工事之下,南门存里城门和瓮城门,西存里城门、瓮城门、北存里城门及月城门。
隆兴寺,别名大佛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寺院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康熙四十九年(年)赐额“隆兴寺”并沿用至今;是中国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坐落在中轴线后部。阁高33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三层楼阁。旧名“佛香阁”、”天宁观音阁”。据记载,该阁始建于-年(宋初开宝年间)。大悲阁内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铜铸大菩萨,称“大悲菩萨”,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是中国保存最好、最高的铜铸观音菩萨像。像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
隆兴寺没有山门,前面仅有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绕过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迎面是寺院的第一座建筑天王殿,单檐歇山式,七檀中柱式建筑,中有圆拱形大门,门上部横嵌着康熙皇帝亲书的“敕建隆兴寺”金字匾额,兼有山门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