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 http://m.39.net/pf/a_4892467.html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王安石
手绘/刘炎炎
玉鼠回宫,金牛登场。
又是一年芳草绿,在一片爆竹声中,
我们欣喜地迎来了吉祥牛年。
大街小巷笼罩着喜庆的氛围,
备年货、挂灯笼、贴春联........
家家户户都为过年而准备着。
属你最牛
以往每到过年,一份牵挂总是让在外乡拼搏的人们,期盼着归家团圆。但是今年却格外特殊,疫情的爆发,让许多在外的游子停下了归家的步伐,为了响应政策,他们怀揣着那份牵挂,以爱为家,就地过年!
今年的特殊不仅仅是因为疫情,更多的是最隆重的节日和最浪漫的节日连在了一起。
从除夕夜到情人节,双节相逢,组成了奇妙的,寓意“一心一意要爱一生一世”。
一心一意是爱人眼里的专注,月下漫步或柴米油盐,不知不觉皱纹爬到鬓边;一心一意是父母口中的关怀,从青丝到白发,儿时的批评叮嘱逐渐变成唠唠叨叨。
一心一意是春节坚守在疫情工作岗位上的医护工作者,不舍昼夜地陪护;一心一意更是耄耋之年仍耕耘在科研领域的科学家,燃烧生命之光的无怨无悔……
爱,需要一生一世来诠释。
也许爸爸在电话里说着“不回来就不回来吧”,转身却用手在眼眶抹了一把。妈妈打包了大大小小你爱吃的年货,她做饭时划破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多少身为“抗疫”战士的子女对父母报完平安,安抚下熟睡的孩子,便奔赴到没有硝烟的战场中。
“就地过年”让许多朋友第一次没能和家人吃上团圆饭,正是你的付出,为全民健康筑起一道隐形的城墙。
当我们为他人的故事而感动时,更要为自己书写下值得珍藏的回忆。
曾经,一封纸笔书信可以承载一个家的思念;如今,一个短视频能容纳下一座城的祝福。
庆幸我们身处在通讯如此便捷的时代吧,大年三十和爸妈来次“云”吃饺子汤圆,不同的馅儿里有相同的美味,打开视频通话,共同在年夜饭时举杯。情人节给远在异地的恋人同城送束鲜花,再配上TA爱喝的奶茶。
爱,一直在心中。
何为过年?是孩童们穿着新衣放着鞭炮喜提压岁钱;是大人们聚集一堂,包着饺子,看春晚;是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新年新气象。
春节是中国人眼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在古代,人们常用这样的方式记录春节↓↓↓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是相约漫步花市,外面十分热闹好看就好像走在画中;
“千门万门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是爆竹声中悄悄溜走的旧年,是晨曦笼罩下辞旧迎新的祥和景象;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是转告居住远方的朋友,天气虽寒冷,但不必发愁。春风已经离我们不远,已经吹到了屋东头。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如今大江南北也有着不尽相同的过年习俗。在这最为喜庆和隆重的节日里,各地都是如何过节的呢?
拉开卷轴
广东
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三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潮州春节节食有菜粿、腐圆、酵包、管煎、五果汤。初四夜里,家家要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叫做“等神水”。
拉开卷轴
广西
有新年吃年粽的习俗,寓意着“年粽年粽,年年高中”,人们还常把粽子包得像金元宝,预示着来年财源滚滚。
拉开卷轴
辽宁
大年三十晚上要点亮长寿灯,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
拉开卷轴
山西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有些地区还会用芝麻秸蒸饺子,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往后余生越过越好。
拉开卷轴
湖北
有着喝鸡汤的习俗,新年的第一餐是喝鸡汤,预示着带来好运和祝福,当然鸡肉分食也有着妙不可言的讲究,鸡爪代表“新年抓财”,鸡翅代表“展翅高飞”鸡骨头代表“出人头地”,这其中的奥妙想必你也是前所未闻吧。
拉开卷轴
江苏
“不打酱油不过年,打了酱油过好年”这是江苏镇江的过年习俗,在春节前排队打酱油便成了镇江独特的民俗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虽然形式林林总总,但都用各自的方式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抽屉里好像
藏了什么祝福
……
春晖渐进旧岁去,
一元复始万象新。
不易不凡不屈的已悄然离去,正带着时代的召唤,挑战和机遇向我们缓缓走来。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愿所得皆所期,所求皆所愿,所行化坦途。
我们给大家拜年了!祝您及家人:新春快乐,吉祥安康,牛劲十足,牛气冲天,牛年大吉!
大家今年春节是怎么过的?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出品人/刘彦广
策划统筹/姜帆
责编/张彦晨
编辑/李旭晨刘炎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