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无极正式发布了DS和GY两款车。发布会选在青海德令哈的无人区戈壁滩上,史称“最野的摩托车发布会”。在当时,风头更甚的是GY,而定位都市休旅的DS感觉有点像陪衬,毕竟前者的车型定位在国内几乎找不到竞品。不过,实际走量的车款仍然是DS,它的特点也很突出:较高的性价比和适宜的设计定位。DS不带三箱的标准版售价为元,搭载YF单缸水冷DOHC四气门引擎,排量为cc,最大功率20.5kW
rpm,最大扭矩24N.mrpm,并搭配了BOSCH电喷。以2万元价位,能够获得相对不错的配置,外形比较讨喜,而且功能性也不错的都市ADV,自然受众甚多。可以说,DS是一款能够适应很多场景的车型。相对“娇小”的体量,日常代步并不显累赘;休旅车的设定,能够满足低强度的探险玩耍;甚至,骑着它去到赛道,也能表现出不错的潜质;而且很重要一点,它对新手和女性也比较友好。无极的动作也很快,距离DS发布不到一年的时间,款新车又升级上市了。最大改变是增配了滑动离合器,调整了坐垫设定,而价格维持不变。显然,它仍然是一款主打性价比,同时大幅提升友善度的全新入门级休旅车。在动力方面,尽管发动机参数未做调整,但升级滑动离合器后,动力输出来得更迅捷一些。这对骑行体验来说,还是有一定改善的。实测加速,DS的零百加速为8.0秒,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对比数据,我们能看到,尽管DS具有相对较大的风阻,但测试数据并不拉胯。如果换装GY的那颗高功率版本引擎(21kW、25N.m),甚至是那台外供的,恐怕会更有“杀伤力”。当然,单缸引擎是具有先天不足的,好在DS在抑震的调校上做得并不差。能够愉快地玩耍,且不用受过多震动方面的干扰,对于一款入门级车型来说就算是水准之上了。款DS最大的亮点无疑是所配备的双斜面滑动离合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离合拉杆变得更轻,升挡时的操作更轻快、更省力。关于它的结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我们之前通过拆解对其做过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累述。在实际测评时,传动系统在降挡时的阻力稍大,特别是连续降挡时感觉比较明显。在反馈问题后,无极那边就着手开始进行调整,相信后续量产版本应该解决掉这个小bug了。在操控方面,别看DS是一副ADV的做派,但它仍然是基于街车的基础设定,只不过改变了骑行三角、增高离地间隙、增加减震行程。好处显而易见,更好的通过性能,较为适宜的操控几何学设定;不足的地方就是你不能把它当做真正意义上的ADV。它并没有采用硬朗的悬挂设定,还是更倾向于日常驾驶。新调整后的座高,我们实测落座后的高度仅为毫米,相较前款大约降低了10毫米。这对新手用户或者女性骑士而言,更具有亲和力。骑一辆比街车更酷的车款,同时驾控门槛并未提升多少,这恐怕就是DS要传递的设计理念。相对小的体量,更为丰富的可玩空间,配置够用,售价有一定优势,自然就有市场。当然,你想要获得更多野趣同样没问题。复合连杆加上长行程避震,以及千克的整备质量,都能够让你比较轻松去体验离开公路的乐趣。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公路型轮胎配置,遇到湿滑的泥地不要去逞强。偶尔,轻度地穿越骑行,DS基本上都能胜任,而且比很多大车来得轻松,没什么压力。骑行质感方面,在单缸车款里面算得上不错的存在。DS是那种比较容易获得明显回馈的车款,对于新手来说,这对驾驶技术的提升有好处,也比较容易放开手脚去享受骑行本身。当然,细腻感还是有一定的欠缺,这可能也是DS未来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款DS的面世,表明无极的进阶之路仍在持续,这是值得肯定的。这款车并没有特点突出的亮点,但均衡性做得不错,也是一款实实在在,可玩性较高的都市休旅。当然,在细节方面,我们认为它与AC所能够表现出来的质感尚有差距,但考虑到它2万元的实际价位,某些方面可以接受。不过,站在品牌印象及口碑的角度,它应该更多一些精进。毕竟,往后的竞争,会越来越考量品牌的综合实力,而不仅仅是性价比。作为一款兼顾日常使用的轻量级车型,DS应该算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款的升级也比较成功。接下来,就看市场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