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岐速度7大省级重点项目入驻三年征地

甬台温复线(瓯江北口大桥连接段)建设中。

上周五晚,柳市镇长岐社区华东村60多名村民代表经过4个多小时热烈讨论,通过了瓯江智慧供应链物流园(下称瓯江物流园)征地决议。至此,该项目征地工作圆满完成。

近年来,温州绕城高速北线二期、甬台温高速复线、瓯江北口大桥、甬台温输汽油管道、温州城市轻轨S2线、国道、瓯江物流园等7大省级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柳市,长岐社区担起政策处理重担,跑出“长岐速度”,为柳市融入温州大都市圈、加速海西经济区建设保驾护航。

提前筹备扎实走访

瓯江物流园项目征地原本涉及长岐社区南盐、三宅、殿后、华东4个村(村规模优化调整后,南盐村与三宅村合并为南宅村)。本月初,南宅村率先通过征地决议(本刊6月5日曾报道);殿后村紧随其后完成征地;上周五晚,华东村也顺利完成征地决议。

长岐社区党委书记胡肖迟说,此次征地工作能如此快速稳妥地完成,得益于柳市镇党委、政府“早谋划、广宣传、转观念、清问题”。

在去年开展国道、温州轻轨S2线等项目的征地工作时,长岐社区就把物流园征地列入议程,提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土地确权工作中对需征地块进行预留,对融入温州大都市蓝图进行广泛宣传,并对各村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排查。

征地会议召开之前,柳市镇还组织人员开展集中走访与政策沟通。

“殿后村存在土地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一时难以解决,村民们较为不满。”殿后村驻村干部金诚勇说。据悉,该村绕北高速二期征地会议曾开到凌晨2时,柳市镇党委书记亲自带队入村与村民沟通,才最终把征地决议敲定下来。

因此,在此次瓯江物流园征地工作中,柳市镇十分重视,镇联社班子成员、镇有关负责人多次入村与村民面对面沟通、解释政策,长岐社区更组织全体干部分片联系村民,挨家挨户走访。

“我们把项目利好摊开来与村民讲清楚,领导们主动担当、做出保证,要把此前遗留的一些问题解决掉。多次沟通后,原本不支持的人也都扭转思想,投出赞成票。”金诚勇说。

“土”办法化解老问题

华东村是征地难点村。“华东村地大、人多,与殿后村一样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村民对政府工作的信任感较低。”长岐社区有关负责人说。如何重获村民信任?长岐社区的办法虽“土”,却诚意十足。

据了解,华东村村情复杂,土地承包底子不清,历史遗留问题多。去年年底,该村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曾“白+黑”“5+2”奋战2个月,完成了土地确权前期工作。但截至今年5月,该村仍是长岐社区唯一未完成土地确权的村。此前,国道、温州轻轨S2线等项目在华东村已征走大片土地,但征地款、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也尚未发放。

几件事堆积在一起,物流园征地困难重重。重压之下,长岐社区重整干部斗志,凝聚起村两委的干事劲头,决定从源头着手,为村民定心。

为此,干部们加班加点,与社保部门、银行等单位积极对接,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完成半数征地款上报与发放,多名村民当月开始领取养老金,并攻克土地确权这一难关。

“村干部挨家挨户核对名单、银行账户,一一梳理清楚。期间,该村驻村干部刘炎梁恰好因病手术,但他坚持在征地会议召开前两天回到岗位,把手写的名单录入电脑,交给了有关部门。随着款项的顺利发放,村民的担忧消除了,征地自然顺利了。”长岐社区一名干部说。

岐头山环抱、瓯江水环绕的长岐社区。

从维稳救火员到征地专业户

长岐社区位于柳市南部、瓯江北口畔,地理位置偏僻。与殿后村、华东村一样,该社区大部分村庄历史遗留问题多。曾经群访多,现在征地多,该社区干部们都笑称,大家从“维稳救火员”变成了“征地专业户”。

近年来,7大省级重点项目落地该社区,全社区11个村均涉及征地(村规模优化调整后现有8个村),再加上其他大小项目,征地工作已成为干部们的“家常便饭”。

据统计,近3年该社区每个村都进行了多次征地,最多的被征6次,最少的也有2次,共征地超过40次。总计征地.05亩,国有收回.亩,拆迁户总计.61平方米,借地.亩。工作量和难度不言而喻。

根据工作实际,长岐社区统筹做好征地安排,科学部署、因村制宜、先易后难、逐个突破,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

借助征地契机,该社区有效理顺农村生产关系,完成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据悉,二轮承包后,多年变迁使人、证、地三者不相符,使该项工作成为难点。该社区顺应民意,指导各村制订确权方案,公平、公正、公开操作。确权工作的完成,为农村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助推征地工作顺利完成。

年轻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

任务重,压力大,这“家常便饭”吃得并不容易。该社区现有干部14名,其中10名担负着驻村职责,除了基本的民情政策的上传下达,主要工作就是走村入户开展项目征地政策处理。

据了解,由于工作环境较为艰苦,上级派来的干部基本较为年轻。因此,长岐社区干部的总体特点是年轻、战斗力强。

“胡肖迟书记是‘指导员’,每次征地数他最清楚,他亲力亲为,走村入户,与村民沟通政策、解释引导,为村民耐心描绘村庄的未来与镇城跨越的大发展,他的讲解切合该村实际,也顺应村民心中所需所求,自然事半功倍;朱旭孟同志是‘灭火器’,哪里有难点,他就去哪里;陈浩等同志有干劲,做事很认真……”该社区干部朱莉莉说,“我们社区很有凝聚力,不要说年轻干部,像岐头四村驻村干部胡明安、岐头二村驻村干部姚圣贤等是资历较老的‘老同志’,也丝毫不懈怠,做事井井有条,每项工作都最早完成。”

据了解,该社区勇于创新,全力激发干群工作积极性,建立了五项议程的社区干部例会法——每周五,社区党委副书记组织学习相关文件、驻村干部汇报一周工作、分管各线传达工作任务、社区管委会主任部署下步工作、社区党委书记归纳指导。从“灌输式”变为人人自主发言,干部的主动参与性和责任心大大提高。

链接

温州轻轨S2线工程北起乐清市虹桥镇,终点瑞安人民路站,远期向北延伸至沿海铁路雁荡山站,沿线将经过虹桥、天成、乐成、翁垟、黄华等。

S2线是构建未来温州大都市核心区沿海产业发展带快速联系通道;承担都市区范围内沿海地带南北向组团间快速交通联系,是串联乐清辅城、瓯江口新城、瑞安辅城沿海发展走廊的主要通道。

瓯江物流园项目为省重点产业项目,温州市第一批“大建大美”市(县)委书记、市长联系项目。项目坚持长远发展,循序推进,补城市短板、助产业联动。

该项目一期选址柳市镇长岐社区,纳入乐清市域总体规划,涉及南宅、华东、殿后3个村,计划投资30亿元。

项目选址地块区位优势显著,属柳市镇与翁垟街道(近乐清经济开发区)交界的城郊地区,靠近产业区,又不属于产业区,便于物流运输。

瓯江物流园主要规划建设车联网运营服务中心、全球采购与交易中心、综合配套服务中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中心、云仓与大数据中心、流通加工中心等功能区。

依托柳市低压电器产业基础和影响力,通过“互联网+”“供应链+”创新业务模式,支撑温州市低压电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同时,瞄准柳市乃至温州产业发展需求,通过物流园区高水平、高质量、衔接产业链上下游的服务运作,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与运作模式创新。

国道是乐清连接温州城区的重要交通纽带,快速融入大温州都市圈的重要环节。

国道乐清乐成至黄华段工程主线起点位于乐清城区东侧,与在建的乐清湾疏港公路顺接,经乐清经济开发区、翁垟,终点位于黄华中学东侧,与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下层桥梁相接,主线全长18.千米。项目建成后将与乐清北互通、高速黄华枢纽、瓯江北口大桥等有效衔接,完善乐清南片公路路网。

(记者陈清清整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