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荨麻疹 http://m.39.net/pf/a_8833364.html
绍兴三十一年(年)九月,金军大举进攻南宋,宋军得知情况后,迅速组织反击,经过一段艰苦作战,宋军成功击溃金军获得最终胜利。
按理说,赵构不该在这时候宣布退位,那么为何会这样这情况,主要就是这场宋金之间战争,让赵构心态彻底崩溃,觉得已经没办法继续当皇帝,所以干脆将皇位传给养子赵眘,自己退居幕后担任太上皇。
我们知道,当年赵构为了皇位,放弃父兄,不愿收回祖宗之地,同时还放低姿态和金朝议和,割让土地又赔款,杀害义薄云天岳飞,可谓舔狗至极,赵构的行径让无数人不敢苟同。
按理说,赵构视帝位如命,不太可能交出皇位,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交出皇位,我觉得肯定是出了一些让自己没办法忍受的事情,迫使自己交出了追求一辈子的皇位。
绍兴十一年(年)十一月,金国派萧毅、邢具瞻为审议使,随魏良臣回南宋,提出议和条件,并将赵构生母韦太后的信一并送达,双方经过一番协商后,不久后便签订了合约,民族英雄岳飞成为这场合议牺牲品。
此后,宋金两国进入蜜月期,整整二十年内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这让赵构觉得自己有可能就这样度过一生。很多时候,想象确实美好,可现实一点都不太好,这一年金主完颜亮派人来到临安,将赵构大骂了一顿。
赵构被骂完后,金国使者又告诉他一个晴天霹雳消息,金军六十万大军已经南下,打算一举踏平南宋。
54岁赵构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态瞬间有些崩溃,自己作为一国之君居然遭受如此遭遇,内心实在有些崩溃,因而独自一个躲到屏风后面哭了起来,皇帝突然离开正殿,侍卫刘炎便跟随进去,但他们在屏风后面找到赵构的时候,见到年过半百赵构居然独自一个人在伤心的哭泣。
侍卫刘炎瞬间有些慌了,立马就去找宰相陈康伯,让他赶紧去劝诫皇帝让他不要哭。
陈伯康见状立马找到了皇帝,对其一番劝慰,才让赵构心情得以恢复。
赵构为什么会哭,我觉得必然有些事情,让他感到深深挫败感,否则也不会让这位历经无数风雨的帝王留下眼泪。
当年,赵构为了能顺利议和,以极其耻辱的条件答应了金国的要求。这些要求中包括称臣、割地赔款、杀民族英雄岳飞,罢免韩世忠的官职。
如此屈辱的条件,赵构全盘答应,同时拒绝大臣们北伐建议,打算世代和金国划江而治,从中可以看出,为了确保自己江山无忧,赵构将姿态将姿态放得很低,为得就是让金国打消对南宋的妄想。
二十年后,金军再一次打算南下的入侵南宋的时候,赵构内心瞬间崩溃,觉得所有努力变成一场空,自己成为世人眼中笑柄,这让他内心难以接受,最终落下了眼泪。
赵构知道金国骑兵厉害,觉得自己军队不是对手,所以在宰相陈康伯拉着自己手回到寝宫的时候,又一次想到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陈康伯见皇帝又想跑,二话不说直接劝住赵构,说你是大宋有千万人口,数十万军队,你是高高在上皇帝,如果你跑了,谁还给你卖命。
赵构觉得陈康伯说得有理,于是暂时放弃了逃跑的打算,打算看看局势变化。可到了晚上,赵构又一次后悔,还是想逃跑,于是给陈康伯下了一道圣旨,就是如果还没收到金军撤退的消息,各级关押就赶紧跑路吧。
赵构害怕大臣又一次来劝自己,直接怂恿百官先跑路,自己后面开溜,这样就没人阻挡自己。陈康伯接到赵构的圣旨后,直接被气炸,可他没有听从赵构命令,直接将圣旨烧了。
第二天,赵构没有听到金军撤退消息,各级官衙也没跑路,赵构有些纳闷,将陈康伯找来问话。陈康伯告诉皇帝是他将圣旨压了下来,顺带烧了。赵构一听气得钥匙,直接让人把太尉杨存中找来,让他去调集大船,保护自己跑路。
杨存中本就是主战派,一听到赵构有要跑路,立即和陈康伯一起劝皇帝,经过两人劝解后,赵构打消了又一次逃跑的念头。看皇帝逃跑念头已无,杨存中认为皇帝可以效仿宋真宗到前线督战,这样可以鼓舞军心。
赵构听了杨存中的话,彻底吓尿,他当年是见识过金人威力,这让他畏金军,觉得自己军队如何打都不是金军对手,因而他才会想到主动求和,杀岳飞割让土地,同时每年支付赔款,换取自己江山无忧。
所以,赵构是十分不愿意去前线,很担心自己会成为战俘。后来,他经不住群臣的劝,只能去前线督战。
好在宋军在虞允文的指挥下获得胜利,金军则因为内部发生矛盾,完颜亮被杀,以至于灭宋行动不了了之。赵构皇位算是保住了。
这件事情中,赵构完全被吓傻了,所以他在金军撤退后不久,便将皇位让给养子赵眘。
赵构退位其实很简单,他觉得如果自己依靠挑着这个千斤重担,有可能没办法善终,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诸皇位,让赵眘成为新任君主,一旦前线有战事,大家只会让赵眘上前线,自己在后方待着,安全又方便跑路。
之后,赵构便安心做起太上皇,吃喝无忧,还能做喜欢的事情,一直活到了81岁去世。
赵构会想逃跑,主要是学习自己老爹徽宗,毕竟他在金军进攻开封的时候,什么都不管,直接跑路,将烂摊子交给儿子钦宗,这让赵构觉得此项计谋很不错。
因而,他在虞允文击溃金军取胜后,二话不说,直接交出皇位,自己安心做太上皇岂不美哉。
赵构传位给赵眘也是有些无奈,因为靖难之役已经将太宗后裔基本上清理干净,剩余那部分全部跑到江南,再加上自己又在金军追击中,丧失剩余能力,这让赵构不得不考虑选择皇储人选。
他本想将目标放在太宗一脉,奈何能来到江南太宗一脉没多少人,所以他只能选择太祖系,毕竟这个江山赵家人的,只能由赵家人来担任,于是他开始寻找太祖系后人,经过一番查找后,他选中了家室平凡的赵眘。
赵眘继承皇位后,对赵构十分孝顺,这让其很高兴,觉得自己选对了继承人,从而将更多权利交给赵眘。不过在一切关键权利没有交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赵构去世,赵眘才有机会成为实权君主。
我觉得赵构是个自私君主,因为自己私愿,擅杀岳飞,不允许国人宣传抗金思想,并且还抛弃天下黎明,我觉得他是个自私之人,完全不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内心只有自己的人,难以成为一位明君。毕竟,这样的人难以对得起在前线为他拼杀的将士。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