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的突袭战两挺重机枪打倒日军指挥部

北京专业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492.html

前面说到,在五一大扫荡中的年5月13号,冀中军区22团左叶团长,曾经调集上千大军,在无极县东北主动设伏,想一举消灭,日军中对我威胁最大的,加岛步骑炮混合支队。

为了达到作战目的,八路军不仅设下了四重埋伏,甚至连左叶团长本人,甚都亲自带着警卫连重机枪排,埋伏在木刀沟河堤里,做第一波突袭。

第一次伏击:木刀沟伏击战

当时的日军兵力是:

原有的一个骑兵大队人,在前期数次战斗中,已经损失了至少六七十人,全部兵力,不过是骑兵人左右。

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有75山炮2门、37速射炮2门。该部基本没有损失。

一个步兵中队满编人。有轻机枪9挺,掷弹筒6具。该部损失很小,推测不过在十多人而已,也就是当时至少还有人左右。

合计作战人员,在人左右。

另外日军队伍中间,还有数十人的各级伪官吏,在伪正定道尹的带领下,到根据地去上任,接收新占领区,并且顺便进行耀武扬威和战地参观工作。

日军的行军队列,是一字长蛇阵。前面是开路的尖兵,然后是人的骑兵大队,接着是几十人的伪官吏,后面是人的日军炮兵中队,最后是人左右的日军步兵中队。这样的队形,在木刀沟过河时,队伍就自然得,被分成了前后两段,首尾被河流阻隔,无法兼顾。

一、八路军的袭击:先打正定道尹观察团和加岛指挥部

埋伏在河堤里的左大团长,一看战机已到,马上命令团警卫连的两挺重机关枪,对着刚刚过河的敌队尾部,也就是加岛武夫中佐的指挥部,和正定道尹的伪官吏观察团,进行交叉射击。

随着特种射手叭的一声枪响,伪道尹当场倒地。特等射手的枪声,同时也是开战的命令,我两挺重机关枪,马上一齐开火。

重机枪的火力是猛烈而且炽热的,特别是隐蔽在河堤里面,对正在渡河的队伍进行交叉火力侧射,这是标准的“半渡而击”。两挺重机枪,就像两把死神的镰刀一样,交叉扫射过来,瞬息之间,不仅全是文官的正定道尹观察团死伤惨重,加岛武夫中佐的指挥部也伤亡惨重,指挥官加岛中佐受伤落马,日军人马在河滩上躺倒一片。

二、日军的应对:各自抱团收缩。

在此情况下,日军的战斗素质马上表现出来了。他们在指挥部被偷袭,完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虽败不乱,马上各自收缩抱团,进行防御。

还没有过河的敌炮兵中队,和步兵中队,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开始向后面,自己来的县城方向抱团收缩。八路军这边的战史中,是把这个行动,记载成见势不妙,忙不迭地转身逃回县城。但是实际上,这些日军是在没有确定情况的时候,先后撤一段距离重整队形,再同时呼唤援军,确定下一步打击方向而已。

而前方的日军骑兵大队,迅速救起了伤员后,则不再恋战,直接向前突破,往北边的小吕、王村一带拥去。应该说,日军骑兵这个战术机动,也是没有问题的。骑兵缺少重武器,又目标明显,骑在马上突然被袭击,那是很危险的。而且偷袭的八路军枪法精准,还有两挺重机枪,那一看就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

而按照常理推断,拥有两挺重机枪的八路,至少也是个营级单位,也就是有六七百人在伏击。这样的情况下,原地硬刚是绝对不行的,第一步要做的,是赶紧突破八路的伏击圈,然后再整队做其他应对。

这里可以看出,日军的军事素质很高。遭到敌人伏击后,在未搞清楚敌人虚实的情况下,首先就是快速脱离伏击区。而且因为伏击区是一条河,那么为了不在暴露的河堤附近,和不明兵力的敌人交战,那么就选择过河兵力尽力往前打,另一部分没过河兵力向后收缩。这样的话虽然被分割成两部分,但每一边集中起来,也有约人的兵力,这个规模的日军,在当时是八路不可能短时间内消灭的。

而且快速脱离伏击圈收缩,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八路军伏击的兵力再多,要攻击任何一个收缩的日军集团,都要脱离原有的伏击区,这样原有伏击区里,埋伏好的一些圈套,就可以避免了。

三、战术心理大师左大团长的胆识。

但是因为,中日两军已经交战久,日军的这个遇到伏击,就各自抱团收缩的办法,我军已经掌握,因此早就已经有了对策。应该说,左大团长对日军战术和心理的掌握,已经是大师级的了。

日军绝对想不到,从最有利隐蔽的角度出发,在河堤里伏击他们的,只是不到两个排的兵力!

区区50人左右的小部队,就敢埋伏在日军中部,直接暴起袭击!这一下违背军事常规的操作,就让日军有了错误的判断,直接选择了各自突破收缩。不然的话,如果日军选择原地防御的话,他们很快就能摸清八路军的虚实,到时候两股日军前后一包夹,这几十个扛着重机枪的八路,打是打不过,跑又跑不了,就危险了!

所以这个第一波伏击任务,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左叶团长敢自己亲自带着重机枪,在最危险的第一线设伏,真的是有胆有识!

四、左大团长在目标选择上的问题。

当然,我们从后世人的角度看来,左大团长当时的突袭,虽然时机把握的很好,但是在目标的选择上,似乎并非最优。当时八路军还是没有自信,而且有点贪心了,他们想打完日军最薄弱的指挥部,先收割了战果,然后截断了日军,再来消灭前面的骑兵。

所以重机枪最先打击的,是正定道尹观察团的文官,和加岛支队指挥部。但是这些伪政权的文官,虽然一个个身份地位都不低,但是手无寸铁,实际毫无反抗能力。而加岛武夫中佐的指挥部里,多数是军官和参谋,装备不过是手枪和指挥刀而已,在我重机枪下,也是单方面的屠杀。让这些人承受第一波突袭,就很有些“牛刀杀鸡”的意思了。

所以当时,应该选择先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才是对的。日军最有力量能够反击的,是步兵中队和炮兵中队。而对我军威胁最大的,是日军的骑兵。我们的战斗任务,也是消灭日军的骑兵。只要把骑兵兵力打没了,日军就没有办法追击我们,我们就可以沉下心来,慢慢对付另一边的日军步兵和炮兵,或打或撤都可以。失去骑兵以后,日军的步兵和炮兵,是追不上我们轻装的八路军战士的。

所以当时突袭的时候,重机枪的第一扫射目标,其实应该先打日军骑兵。左叶团长还是贪心了一点,看到日伪军的官员,就想占个便宜,先打了日军最薄弱文官参观团和指挥部,先拿下几个大头目的人头再说。

而当时如果果断一点,直接先扫射日军骑兵,那么在河堤这样毫无隐蔽的地方,目标明显的他们,在两挺重机枪交叉火力扫射之下,必然伤亡惨重,再加上后面的多重伏击,也许就能完全消灭加岛骑兵大队了。

而被截断的加岛指挥部,和文官参观团,战斗力是很弱的。当时后面没有过河的日军步兵炮兵,又往回收缩了,这就是一群被抛弃的,砧板上的鱼儿。所以完全可以不着急打他们,等到日军大队骑兵救走加岛,向前突破后,重机枪火力再延伸回来,把这些文官和参谋一一打倒,甚至挺着刺刀上去抓俘虏,也是没有问题的。

5.我军木刀沟伏击战的战果。

当然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当时左大团长第一时间选择的,是打击日军正定道尹观察团,和加岛指挥部。应该说他的判断非常准确,这确实是日军中,最薄弱的一环。

在遭到打击后,这些日伪毫无反抗能力,在几分钟的重机枪交叉火力下,我军就收获了伪正定道尹这个大官,和三个伪县长,十几个伪官吏,十几个日军军官的巨大战果!

另外还打伤了日军最高指挥官加岛武夫中佐,和几十名日军,而队我军来说,只不过是消耗了一些重机枪和步枪子弹,自身却是毫发无损的!实现了零伤亡!

从游击战的角度,这是前所未有的大胜利,我军这次,是占了大便宜了!

下一步,就要看向前突破的日军骑兵大队,往哪个方向跑了。在西路军的时候,拥有丰富的和马家军骑兵作战经验的左大团长,背着粪筐亲自勘察后,判断出的日军骑兵可能的突围方向,是不是准确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早就想这么说一回啦,小编墨镜长衫,一拍惊堂木!哈哈散了散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