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石家庄有一处地方,提起这个地方的名字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是哪里,也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名字到底什么意思,但是如果说它另外一个名字你一定会惊讶的说“哦!原来是这里。”
没错,这里就是正定,河北石家庄的正定,它还有另外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常山。提起常山你们能想到谁?没错,三国蜀国护国将军常山赵子龙,这里就是赵子龙的故乡,曾经的常山,现在的正定。
正定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孕育出了无数的人杰,也保留了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而其中在正定就有一座石碑,历经历史沧桑保留至今,起源于隋朝誉为楷书鼻祖,他就是《龙藏寺碑》
这块碑文现在屹立在石家庄正定隆兴寺内,历经历史沧桑保留至今,上面刻写着那个时代的故事,距今已经拥有悠久的历史了,而它上面的字体一直传承至今,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楷体,而这块碑文也被誉为楷书鼻祖。
第一次来河北,就来到了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的4A景区隆兴寺。走进隆兴寺那一刻如果不了解隆兴寺也许你就会觉得这里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寺庙没什么区别,也同样会认为来到这里的人也不过是拜拜佛许愿还愿罢了,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隆兴寺是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每一座建筑都有自己的历史故事,而在寺院内有一座碑文,这座碑文才是这里意义最大的事物。
这座石碑历经历史沧桑保留至今,起源于隋朝誉为楷书鼻祖,这座石碑就是《龙藏寺碑》。它屹立在大悲阁旁千年古槐之下,当你走进一看的时候,你会发现上面布满了时间的痕迹,仔细打量碑文,上面刻写的很多文字都早已经看不清了,但是刻写的文字字体结构,仍然能够让人一眼就看出是楷书。
为了让人们看得更加清楚,在它的旁边有一个复刻石碑,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整个石碑的全貌,在石碑的顶部写着“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
关于这个石碑,据史料记载,整个石碑高3.15米,宽0.9米,厚0.29米,碑上刻写着楷书文字余字,石碑的上面不仅刻有“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在碑额的两侧还蛟螭盘绕,更重要的是这块石碑起源于隋代,距今有多年的历史了。可以想象这块石碑具有多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学楷书,懂历史京东查看已下架从隋朝到现在多年间,经过改朝换代各种战争侵略,它仍然能够保存下来,我们只能说这是我们最幸运的一件事情了。
但是当看到这块石碑的时候,很多人都有一个感悟,如果那个时代有更多的事物和建筑保留至今的话,我们就能够明白历史,从而追根溯源。当然并不是说我们现在的文物保护工作还不够好,只是看着这座碑突然觉得我们好像把老祖宗给留下的东西,弄丢了好多。
不知道你们看了这座碑会有什么感想,但是如果你想来到这里,那么一定要请个导游讲解,因为他会有很多故事讲给我们听。